上周美的拟斥资近300亿元收购德国库卡集团超过30%的股权,引起了业界的轰动。一看到消息,我马上查看中国最大的机器人企业新松机器人公司的股价,当时市值近400亿。
库卡是全球领先的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供应商,从品牌知名度、全球市场覆盖率、年销售收入以及客户档次等方面来看,它的价值都要比新松机器人高。结合美的想借库卡在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领域的丰富经验和完善产品线,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并推动公司制造升级的目的,我认为,美的这次的跨国并购非常值得。
最近,佛山企业频繁“出海”,掀起了一股海外技术并购潮。在我看来,企业进行跨国并购,首先要有清晰的定位,明确出发点。
在中国,很多企业只是将自己定位成一家本土企业。如果下定决心走出国门,企业必须转变心态,把自己看成一家总部在中国的跨国公司。这将是完全不一样的格局和玩法。
而早在2005年,伊之密就开始拓展海外市场,其路径主要利用国内的成本优势开拓东南亚、南美等新兴市场,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始终未能渗入。为了能够顺利进入欧美市场,伊之密需要借助国外成熟品牌的力量,寻找一个“木马”来打开特洛伊的城门。
就在2010年,HPM这家有着130多年历史的机械制造商进入我们的视线,经过深入的了解和反复的沟通,最终在一年后以32.5万美元购买了它的品牌及专利技术,并在当地建立HPM北美公司,成功切入北美市场。
对我们来说,HPM的品牌和市场基础是我们最看重的部分。事实也证明了,“美国品牌+中国制造”这一模式是有效的。伊之密在北美获得的第一张订单正是通过HPM这一平台“钓”回来的。
近期由于日元贬值,提升了日本品牌全电动机的市场竞争力,我们的全电动机器推广市场遇到了较大的竞争。接下来,我们希望通过收购日资控股的上海川口机械有限公司,强化全电动注塑机的技术水平,利用它的品牌优势来拓展全电动注塑机业务。
因此,我认为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应该坚持“相关多元化”的原则,围绕主营业务进行投资。装备制造业是个需要时间沉淀的行业,要追赶欧洲、日本的技术,单靠自己的研发力量,路途很遥远。如果企业有相当的财力和管理能力,以海外并购的方式实现弯道超车,是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要想打一场漂亮的跨国并购战,企业还需要寻找合适的代理人。简单来说,并购过程中,代理人要对发生并购行为的双方进行合理、客观的评估,既要考虑中国企业是否有能力接住它,又要考虑被收购的企业是否适合。如果由企业老板来充当这个角色,容易过分乐观或过分悲观,导致并购失败。
今年年初,世界上最大注塑机生产商之一ENGEL公司的首席技术官进入伊之密,担任首席战略官的职位。由于他对欧洲装备制造业的情况非常熟悉,目前他正在欧洲物色合适的或者有潜在合作机会的企业,帮助伊之密拓展海外市场。
如果企业的跨国并购是非战略性的收购,即需要参与被收购企业的管理时,一个能驾驭局面、具有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的人才必不可少。他需要对产品开发、生产布局、供应链整合等内容进行全面的部署,难度不亚于运营一家新公司。
当成功进行跨国并购后,应该如何充分利用被收购企业的资源呢?以HPM为例,我们得到了一大批HPM的设计图纸和资料,但由于没有检索系统,导致资料无法使用,当时觉得非常迷茫。经过努力,我们找到了该公司的退休老总Bill,并由他召集多位老工程师,一起重建检索系统,复活技术材料,并按照图纸上的技术标准制造机器。
目前,我们有20多位同事在HPM工作,他们一方面对伊之密原来生产的机器进行改造,做出美国标准的新机器,另一方面以HPM提供的原装设计,到中国制造机器。
尽管短时期内这样的效益并不明显,但却踏出了伊之密全球化运作的第一步,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下个月,我们将飞往日本,与第三代川口家族高层进行沟通,进一步了解日本市场,希望双方能顺利达成合作。
之前,我们已经在印度成立了分公司,主要以技术服务为主。紧接着,我们还将在印度设立工厂,抢占当地市场。虽然目前我们在全球市场占比并不是很高,但未来,伊之密希望能逐步成为一家全球化公司,而不仅仅是一个中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