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机器人行业正在爆炸式扩张。全国已有40多个“机器人产业园区”,超过2000余家机器人公司,已超过世界其他国家机器人公司数的总和。过去的一年,除了安川电机与美的成立了一家工业机器人公司和一家服务机器人公司之外,还有日本纳博特斯克与上海机电合作、英国SMD公司与南车旗下的南车时代合作、瑞士HOCOMAAG公司与哈工大机器人集团(HRG)合作。
从机器人密度看中国工业机器人存在巨大增量空间。机器人密度是指平均每万名工人对应的机器人保有量。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指出:中国的机器人密度仅为30,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2,而世界最高的韩国达到437。中国的相关产业规划是预计到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产业体系要具备3至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8至10个产业配套集群,机器人密度达到100以上。由此估算出的2015-2020年行业复合增速超过30%。
abb、库卡等世界机器人公司,都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它们大多随着全球汽车工业的快速增长而迅速成长为巨头。因此,在目前对机器人需求量最大的汽车产业,它们与汽车厂商建立了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如此行业性的合作积累,似乎是国产机器人企业难以追赶的。
国产机器人应该寻求差异化竞争,从四大家族未进一步发觉、占领的阵地中寻求突破,因为这同时也是国产机器人优势所在的阵地,例如汽配3C、五金、轮胎等行业。同时,近年来国内外机器人厂商纷纷布局3C市场,预计2016年均会大力推广3C市场产品,竞争将逐步加剧。
目前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格局已呈现出群雄逐鹿的局面,以四大巨头等为代表的外资巨头为加速本土化布局,开始采取下调产品价格的策略,以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留给国内机器人企业的市场空间一直不多。在外企纷纷通过本土企业使得自己更加适合中国市场生态的同时,国内大小企业也在纷纷抢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