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召开的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提出,咨询委员会要积极参与《中国制造2025》配套文件的研究编制,抓紧启动一批可形成有效投资的重大项目论证工作。
自5月8日《中国制造2025》发布以来,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正在加速落地。5月1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提出钢铁、有色等12个重点推进行业。7月24日,国务院发布外贸“国七条”,支持企业开拓国际产能合作,推动装备企业“走出去”。8月4日,发改委发布《关于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重大工程包的通知》,明确轨道交通设备等六大领域项目发展“路线图”。此外,商务部、工信部等部门也正同步推进相关政策的实施,从多个方面给予支持。
在中央“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快速推进的助力下,“中国制造”也加快了跨国化发展的脚步,制造业对外投资呈快速增长态势。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制造业对外投资达50.9亿美元,同比增长63.1%;成套设备出口达600亿美元,同比增长10%。我国高铁在非洲、南美、泰国、印尼频频斩获大单;我国三代核电技术也正在向非洲、欧洲、南美市场进军。
目前,高铁、核电、工程机械等高端优势产能正加速“出海”,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布局实施打下了坚实有力的发展基础。上半年,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60个国家承揽对外承包工程项目1401个,新签合同额375.5亿美元,同比增长16.7%;完成营业额297亿美元,同比增长5.4%。涉及的行业多属于电力、通讯、石油化工等优势领域。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国家业已推出制造业发展战略并已颇见成效。美、德、日等老牌制造业强国正在从“去工业化”走向“再工业化”之路,图谋重新抢占21世纪先进制造业的高点。美国的“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德国的“工业4.0计划”、日本发布的《2015年版制造白皮书》,均旨在通过科技创新布局下一代的先进制造技术。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