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标准缺失成可穿戴设备普及“拦路虎”

标准缺失成可穿戴设备普及“拦路虎”

发布时间:2015-05-19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标准 可穿戴设备

导  读:

从谷歌眼镜开始,可穿戴设备成为新时尚的代表;而苹果手表的强势来袭,更是掀起了可穿戴设备的新浪潮。据悉,尽管曾多次出言讽刺苹果手表,但瑞士手表制造商斯沃琪旗下多个品牌正在进入可穿戴领域,最新宣布出品智能手表的是该集团旗下高端品牌IWC万国表标准。

  从谷歌眼镜开始,可穿戴设备成为新时尚的代表;而苹果手表的强势来袭,更是掀起了可穿戴设备的新浪潮。据悉,尽管曾多次出言讽刺苹果手表,但瑞士手表制造商斯沃琪旗下多个品牌正在进入可穿戴领域,最新宣布出品智能手表的是该集团旗下高端品牌IWC万国表。


  当前,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可穿戴设备已从概念转化为产品,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作为继手机之后的新一批IT浪潮,可穿戴设备显示出强劲的市场潜力。业内人士认为,如何解决目前可穿戴设备尚缺乏行业和产品标准的问题,是释放这一蓝海市场的关键点。


  可穿戴设备市场蓝图初显


  从智能手环、智能腕表到智能贴片、健康感知服装等,谷歌、苹果、三星、小米、华为等公司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产品。随着消费者对新式交互方式的热情日益高涨,以及对新技术产品的向往,可穿戴设备的市场潜力巨大。据一些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2013年可穿戴设备的全球出货量为970万台,而 2014年达到2200万台,且预计2018年将可能达到1.35亿台左右。


  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电子电气产品服务部技术支持与研发副总经理杨佳劼认为,对于智能可穿戴产业而言,2007-2015年属于探索阶段,软件平台、数据库等还不够成熟;2016-2018年将是市场启动期,随着大数据和生态圈的逐渐成长,智能可穿戴产品使用起来将更方便;而 2019-2021年预计会成为高速发展期,在此之后市场可能趋于稳定。


  中国赛宝实验室软件评测中心主任杨春晖提出,智能可穿戴的出现为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提供了机遇,传统企业除了迎来“互联网+”之外,也正迎来“智能+”。在当下物物相连的时代,可穿戴产品将成为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


  实际上,可穿戴设备的应用没有极限。可穿戴技术最初的应用是在健身行业,但你绝对想不到,1984年卡西欧发布的数据库计算器手表就是这一技术最初的应用。如果要界定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可穿戴技术产品,那么就要数2008年出品的FitBit。而让可穿戴变成一个行业热点的是2012年早些时候 NikeFuel手环的出现。之后的三年,投资者们纷纷在可穿戴行业中努力寻找投资硬件和软件的机会。


  概念火热但产品参差不齐


  尽管智能设备的概念炒得很火,市场上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产品设计得也足够炫酷,但真正的好产品并不多。目前国内还没有形成行业标准,产品参差不齐,在安全隐私方面也没有一个通用的标准让用户放心使用。


  杨佳劼指出,充电速度、工业设计、数据采集与传输、传感器的精确度等都是很难解决的问题。“由于缺乏强制性标准和市场法律法规要求对可穿戴设备进行规范,很多几十元甚至十几元的产品也自称是智能可穿戴。”


  业内人士表示,智能可穿戴设备首先不能影响人体健康,电池必须安全且不影响其他电子设备的使用。例如,一些低价手环采用的塑胶料较便宜,其中的有害物质是否得到管控有待证实。此外,手环的生产过程是否环境友好、是否采用可循环材料、是否对医疗器材造成电磁干扰等都还没有具体标准。可用性方面,如传感器的精准度、实现互联互通、保障信息安全都是行业的努力方向。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创新中心总监蔡宇航表示,虽然健康才是可穿戴产品最本质的追求,但现在整个产业界还不具备基础健康的检测功能,甚至连最基础的运动心率的精准测量基本还做不到。

1 2 下页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tn719gd8s31.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钢铁国企将兼并重组 建立智能示范工厂

下一篇:中国超美成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标准 可穿戴设备
  • 人物专访 | EtherCAT 技术的 20 年发展历程

    由倍福开发并发布的 EtherCAT 通信系统久经实践考验,自推出以来有 20 年的历时。时至今日,它的成功一直在持续,是一款高性能实时以太网解决方案,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应用,并凭借其技术发展的连续性确立了市场地位,进一步成为开放的 IEC 标准。

  • 工信部表态加快推进5G 适时发布频谱规划和商用牌照

    随着第一版标准水落石出,5G从标准化切入商用频道。而在昨日召开的2018年IMT-2020(5G)峰会上,工信部表态加速推进5G,进一步点燃了行业热情。

  • ISO 19822:2018《家具-床-稳定性、强度和耐久性测试方法》正式发布

    2018年3月,ISO 19822:2018《家具-床-稳定性、强度和耐久性测试方法》首版标准正式发布。

  • 环保家居行业一周要闻

    近日,首个由我国主导制定的家具领域国际标准《家具床稳定性、强度和耐久性测试方法》正式发布。

  • 工信部:到2019年累计制修订300项以上智能制造标准

    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15日消息,为加快推进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工作,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智能制造综合标准体系,发挥智能制造标准的规范和引领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开展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工作,形成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征求意见稿)。

  • 智能制造标准引领行业发展 龙头企业受益

    为加快推进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工作,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智能制造综合标准体系,发挥智能制造标准的规范和引领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开展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工作,形成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征求意见稿)。

  • 智能制造流派 全球模型大盘点(上篇)【深度】

    智能制造涉及多企业、多领域、多地域信息集成、应用集成和价值集成。构建智能制造标准体系,首先需要建立智能制造参考模型,并且统一其术语定义。

  • 工业机器人产业联盟标准正式发布

    工业机器人产业作为我国新兴产业,目前却在各方面的技术标准上仍处于空白状态,为了填补这一空白,广东佛山市在昨日正式发布了《激光焊接机器人》、《打磨抛光用工业机器人系统》、《工业机器人维护保养通用技术规范》等3项工业机器人产业联盟标准。与此同时,佛山市工业机器人应用标准服务平台也于当日上线。

  • Imagination推出支持成本敏感型应用的iEW410知识产权(IP)产品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宣布推出基于其Ensigma Wi-Fi技术的最新知识产权(IP)产品IMG iEW410。为满足中低端市场的需求,Imagination在其最新发布的IMG iEW400基础上又开发了iEW410,旨在满足入门级物联网(IoT)、可穿戴设备和可听戴设备等成本敏感型应用的通信要求。

  • 可穿戴设备迈进2.0时代 脱离手机独立使用成发展趋势

    目前市场上不少可穿戴设备产品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多数智能手环和非通话型智能手表产品不能脱离手机独立使用,使用场景非专业化、不聚焦,成为其继续增长的一大掣肘。随着可穿戴设备产业从1.0迈进2.0时代,脱离手机独立使用和场景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 低价换出货量?小米成全球最大可穿戴设备厂商

    2017年第二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到2160万部。其中,小米以17%的市场份额超过Fitbit和苹果,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可穿戴设备厂商。Strategy Analytics执行总监Neil Mawston指出,小米手环在中国广受欢迎,受益于其极具竞争性的价格以及丰富的功能,比如心率监测,计步器以及日程提醒。

  • 物联网产业进入爆发期 智能终端行业将成最大赢家

    物联网将进入万物互联发展新阶段,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数以万亿计的新设备将接入网络,形成海量数据,应用呈现爆发性增长。据预测,到2025年物联网设备数量或将达到1000亿台,新增传感器部署速度或将达到每小时200万个,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2万亿美元。

  • 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持续增长 健身手环和智能手表表现强劲

    报告显示,第二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发货量达到2160万部,较去年同期增长8%。此前的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发货量同比增速曾达到21%。该机构分析师表示,中国低成本健身手环以及美国高端智能手表的需求表现强劲,共同推动了可穿戴设备市场增长。

  • 接入物联网 可穿戴设备有望再次腾飞成“爆品”

    目前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市场表现平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可穿戴设备没有很好地解决其自身存在的“痛点”。业内人士认为,物联网的发展给可穿戴设备带来新机遇。未来,可穿戴设备还可与人工智能结合起来,依托智能算法,通过语音识别、语音唤醒、人脸识别、智能感知等技术,实现实时采集、数据分析等。

  • 可穿戴设备并未“死掉” 一体化或为趋势

    据报道,可穿戴设备市场似乎正陷入垂死挣扎的状态。但近几周接受采访的业内专家表示,可穿戴设备还没有完全衰落下去。投资者仍以在与初创企业举行会谈,企业家们也在继续开发新的硬件产品。Under Armour前高管罗宾·瑟斯顿认为,当可穿戴设备变得更加一体化时,它们才会真正取得成功。它们会跟踪所有重要的生物识别特征,

  • 中国电信强势入局 智能穿戴市场进入2.0时代

    国内物联网领域的快速发展,推动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近日,中国三大运营商之一的中国电信就与FERACE 3智能运动手表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集采了FERACE 3智能运动手表产品,准备在智能穿戴设备市场提前布局。从目前的行业趋势看,智能穿戴的发展增速整体放缓,但已经出现了向“智能穿戴2.0”发展的趋势。何为智能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