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自动化要闻>如何评价德国工业4.0?为什么是德国

如何评价德国工业4.0?为什么是德国

发布时间:2014-11-24 来源:网络转载 类型:自动化要闻 人浏览
关键字:

德国 工业 行业标准

导  读:

工业化时代,行业标准就是制空权。对于一片空白的领域,掌握了标准也就制定了游戏规则,后来者只能疲于奔命地追赶。我国4G通信现在为TD还是FDD的争吵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就是因为没有提前控制标准。高端制造业是德国近现代长盛不衰的稳固保障,在这个逆水行舟的时代,想要不被淘汰,就必须抢占制高点.

  留德这段时间,感触较深的便是德国的计划能力。新年伊始,一切企业单位便早早列出全年计划,然后有条不紊的进行。这么做固然有着很多缺陷,因为如此一来万一出现有悖计划的事情根本没法周全应变。加上德国人素爱早早定好休假,就会出现员工做好了计划内的工作然后就携妻带子撒欢儿跑出去玩,工作出了问题又找不到人于是就干脆这么耽误着。但是他们敢这么做,是因为他们可以这么做。

  因为他们掌握着未来技术的决定权。

  工业化时代,行业标准就是制空权。对于一片空白的领域,掌握了标准也就制定了游戏规则,后来者只能疲于奔命地追赶。我国4G通信现在为TD还是FDD的争吵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就是因为没有提前控制标准。高端制造业是德国近现代长盛不衰的稳固保障,在这个逆水行舟的时代,想要不被淘汰,就必须抢占制高点。

  为什么是德国?

  上面已经详细解释了4.0的目的,其中之一便是减少人力成本。

  因为德国的人力成本相比第三世界国家太昂贵了。工人的工资牢牢钳住了德国制造的成本,这也是工会的成就。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德铁罢工已经让德国老百姓苦不堪言了,就是为了涨工资和减工时。但是德国目前尚有技术优势,其他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在缺乏技术的情况下暂时不会冲击德国高端产业。但是一旦等到这些国家拥有了成熟的技术,德国造的优势便荡然无存。

  这样的事情是真实发生过的,相机行业在50年代本是德国造的天下,但是20年之内就被日本相机彻底打垮,众多公司不得不被迫转战更精密的光学仪器市场。日本尚且如此,如果是中国这样庞大的制造输出能力拥有了近似甚至同等的技术水平,那么德国市场将会承受什么样的打击自然可想而知。

  德国的优势

  工业4.0其实并不存在太高的技术壁垒,与其说是革命,不如说是整合。将无数已经成熟的小模块整合成为一个大模块。在芯片设计中,模块化的一个重要元素便是接口。在工业体系中,这个接口就是工业标准。

  工业标准的统一大大降低了产品从一级生产到下一级生产的成本。比如甲长生产的螺丝恰好可以被乙厂的螺丝刀拧进丙厂生产的螺母,那么这颗螺丝的每一个尺寸都需要完全符合标准。这样乙厂就不用准备各种型号的螺丝刀,而丙厂也不需要提供不同尺寸的螺母。

  德国的工业标准是由德国标准化学会制定的DIN标准(德国标准化学会),这一标准的权威不亚于国际标准ISO。截至1998年底,共制定发布了2.5万个标准,每年大约制定1500个标准,其中80%以上已为欧洲各国所采用。这些标准中从大到小面面俱到,细到什么程度呢?

  刚来德国的时候我发现德国无论小学大学还是各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所有的纸质文件均是用打孔器打孔并用双孔文件夹整理,一开始我还以为是某种约定俗成的习惯,后来发现这居然是被写入DIN中的标准之一。(Locher Wikipedia)孔径的位置确保了无论纸张是横板还是竖版,甚至从中间裁切之后都是正中位置。而小学生从入学伊始便被要求掌握用这种方法整理文件。

  这样精细的标准以及严格的执行确保了工业4.0在成型过程中的畅通无阻。无论是工业原件的规格,还是设备额定电压的配置,或是通信协议的制订等等,德国工业4.0的推进势必将从中受益匪浅。

1 2 3 下页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ssgi2r2osc1.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未来3年复合增速将达25%

下一篇:用工荒与裁员推动自动化产业快速前进

版权声明:版权归中国自动化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德国 工业 行业标准
  • Hannover Messe 2025 | 倍福展台亮点抢“鲜”看!

    2025 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盛大开幕,倍福诚邀您莅临展会现场,共同见证 MX-System 引领的自动化技术革命!控制,智能化,

  • 环球仪器与母公司台达电子携自动化设备亮相美国APEX 2025展

    环球仪器与母公司台达电子,一家全球领先的电源与热管理技术提供商,以及世界级的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供应商,将亮相于2025年3月18 至20日在美国加州阿纳海姆举行的IPC APEX 2025展会,展位号为1305。

  • 堡盟与您相约2025上海机器视觉展,精彩抢先看!

    各位工业界的朋友们,一场机器视觉与传感器的技术盛宴即将在上海拉开帷幕啦,堡盟即将闪耀登场2025上海机器视觉展(Vision China),今天就提前给大家 “剧透” 一波精彩亮点,快跟我来。检测,

  • 报名 | 3.21唯样X泰科工业创新技术沙龙,解锁新能源降本增效的全链路密码

    全球新能源产业加速洗牌,如何抢占技术制高点?开春这场工业创新技术沙龙不容错过!3月21日,唯样ONEYAC联合全球连接器巨头泰科电子(TE Connectivity),即将开展一场新能源界的“技术Party”,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三电玩家速来集合!智能,

  • "大模型+智能体"双驱动!中控技术×大华股份成立视觉AI联合实验室

    近日,"中控技术x大华股份视觉AI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隆重举行。中控创始人褚健、中控技术董事长兼总裁崔山、中控信息董事长兼总裁赵鸿鸣,大华股份董事长兼总裁傅利泉、执行总裁赵宇宁等双方领导出席揭牌仪式。傅利泉、褚健为"中控技术x大华股份视觉AI联合实验室"共同揭牌。智能工厂,工业,

  • 会议预告 | 最新一体式IXG工业相机

    会议预告 | 最新一体式IXG工业相机会议预告 | 最新一体式IXG工业相机会议预告 | 最新一体式IXG工业相机

  • 智联赢"魏"来 共创新纪元

    全球电联接与自动化技术专家——魏德米勒今年迎来175周年生日。从德国传统家族企业到享誉全球的工业数智先锋,魏德米勒始终在高速、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笃行致远。百年积淀的背后,来自全球合作伙伴的鼎力支持可谓“居功甚伟”,而来自本土市场的强大合作伙伴,更成为魏德米勒打造新时期战略版图的关键引擎。物流,中国制造,

  • 力变2025 台达机电中国区渠道商大会成功召开

    早春二月,春风拂晓,暖阳渐盛,生机无限!2025台达机电中国区渠道商大会于17日在美丽的同里湖湖畔成功召开。大会汇聚了百余家渠道合作伙伴,共同探讨未来的合作与发展方向。自动化,工业,

  • 欧姆龙晶体定向仪高精度测量解决方案:符合SECS/GEM通讯,实现“零”误差的精准切割

    欧姆龙晶体定向仪高精度测量解决方案:符合SECS/GEM通讯,实现“零”误差的精准切割系统,伺服,行业标准,

  • Vishay推出14款采用行业标配尺寸的新型Qi标准无线发射接收线圈

    宾夕法尼亚、MALVERN — 2019年6月12日—日前,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NYSE 股市代号:VSH)宣布,推出14款行业标准屏蔽尺寸的新产品---八款单线圈发射器 (Tx)、三款三线圈发射器 (Tx) 和三款单线圈接收器 (Rx),扩充其Qi标准无线充电发射接收线圈。元件,医疗,设计,

  • 国内玻纤产业“大而不强”企业发展任重而道远

    玻纤行业的增长使我国变成副其实的玻璃纤维产业大国,但产量第一也有遗憾之处,正所谓,最大的产量在中国,最好的技术却在国外。生产技术、产品附加值、行业标准等方面,国内玻纤产业与国外仍存在较明显差距,尚未达到玻璃纤维强国的水平。

  • 填补行业标准空白!两项户用光伏系统技术规范正式发布

    7月20日,首届“全国光伏调查报告发布会暨户用光伏应用经验交流会”在京顺利召开。会上,鉴衡认证中心消费品事业部副总经理纳明亮对外正式发布了《户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测试技术规范》和《户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电气安全设计技术要求》两项户用光伏系统技术规范,该两项规范的发布,填补了户用光伏行业标准的空白。

  • 闲话行业标准:你是不是被淘汰的那一半

    对于已经出台的行业标准,相关企业只能是快步跟上,或接受被淘汰的命运,而对于尚未出台的标准,那就得有一双洞察时势的慧眼了。标准在路上,站队很重要,可别成为被淘汰的那一半……

  • 246项行业标准将作出修订

    根据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等单位已完成《转杯纺棉本色纱》等246项纺织、化工、冶金、建材、石化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在以上标准批准发布之前,为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特予以公示,截止日期2015年5月30日。

  • 金升阳起草修订DC-DC电源模块行业标准

    继2013年金升阳起草修订的行业标准《宽压输入稳压输出隔离型直流-直流模块电源》(NB/T42039-2014)获得了国家能源局的批准实施之后,2014年金升阳又起草修订了《定压输入非稳压输出隔离型直流-直流模块电源》(计划编号:能源20130817)行业标准,目前该标准正处于意见收集阶段。

  • 塑包产业新标准实施在即

    海宁市塑包产业发展迅速,该市包装印刷企业共有400余家,去年实现产值146亿元。其中塑料软包装产品是最具发展优势的子产业,目前有生产企业70余家,总产量和生产规模均居全省前列。随着包装材料的快速发展,许多新材料运用到包装薄膜、袋中,目前耐蒸煮复合膜、袋的国家标准并不适用于新材料制成的塑料薄膜、袋,也不适用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