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之后:整合是关键
在国务院的主导下,目前南北车已经成立了多个工作组,筹划合并方案,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撮合。对于这一合并重组的进度,中投顾问交通行业研究员蔡建明分析说:“国家层面已经将高铁技术、设备、服务出口作为未来的重点工作之一,如今整合南北车是出于宏观战略考量,只要有关部门强力推进必然快速整合。”
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虽然业务相近,体量都是相当庞大,不过业内人士看来,两家企业携手容易,但要进行深度整合却是一件颇具挑战的事情。在中国高铁日益为国际瞩目的时代,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合二为一,究竟能否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理想效应,值得期待。
蔡建明直言:股权调整、人事调整、财务整合、市场整合等诸多细则性工作都需慎重开展。南北车合并并非简单的企业融合,两大巨头下属子公司能否有效对接、资源能否有效整合才是关键。他认为,分开又整合可能会导致诸多问题出现,如果预期目的无法达到,则巨无霸的产生会给我国基建领域带来灭顶之灾,极有可能重走之前效率低下的老路。所以,央企顶层调整将再度考验有关部门对宏观经济、国有企业、实体经济的趋势研判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
就此问题,张春晓表示:南北车本是同根,只不过过去十多年分开发展,现在又重新携手,这相比一般的企业之间的合并算有基础的,容易一些。同时,中央企业的资产是属于国民所有,不存在谁吞并谁的问题,合并是为了资产更好的增值,为了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得以更好的发展和提升,从这个角度来看,南北车携手也不是一件难办的事,关键问题是后续资源的整合和人员的整合。
他认为,南北两车携手之后,后续整合阶段为了避免出现形合而神不合的负面后果,整合后的企业要至少做好四方面的工作,这对新企业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考验:其一,新的法人治理结构要在最短时间内构建起来;其二,两个企业整合之后,整个战略方向的制定,包括国内与国外发展战略都要尽快制定出来,最终达到降低内部交易成本,实现国内外市场统筹的目的;其三,产业链要尽快实现优化整合。一方面要加固,一方面要延伸,强化技术创新与发展;其四,资产的重组优化容易,但是人员的恰当匹配不容易,一定要在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上和国际接轨,制定出一个更加市场化的匹配方案。
企业整合很难,国资部门的监管和管理能力同样不轻松。在张春晓看来,我国南北两车合并之后,对国资委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要树立好整合后企业的监管流程,尤其是要对国有企业海外国有资产的监管制定出更加科学、妥帖的方略。
“有必要针对国有企业的海外国有资产制定单独的监管原则、考核指标、方法体系,提高海外国有资产监管人员的水平,提高海外国有资产监管方式的灵活性、针对性。”张春晓认为,我国国有企业海外国有资产的监管最好与具体的区域相结合,同时,以国资委为核心,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财政部等相关部委协同监管,以确保海外国有资产拥有高效运行的监管体系及政策保障。
但同时张春晓也强调,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此类大的重组合并事项,必须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的有机结合。张春晓说,国资委是出资人代表,肩负前期整合的引导作用。但是,后期产业链整合,企业运营还需要市场化手段进行,由市场主导。这是因为要想企业发展得好,就得给企业松绑,让其按照市场化规则最大限度跑得快。有效的监管体系及政策保障是确保企业能在预定的轨道上奔跑,不偏离轨道、跑错方向,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上页 1 2 3 4 5 6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