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一词,本身就充满了幻想色彩,而机器人将如何重塑中国制造,也具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在过去,机器人大多只出现在科幻小说和电影里,可是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后,国内凸显的用工荒让工业机器人开始活跃在制造环节——当年销量是前24年总销量的三分之一。
在浙江新昌这个人口不足50万的小县城里,浙江陀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在轴承套圈车削自动化装备等专业细分领域里,已经当了好几年的全国领跑者。
公司董事长俞朝杰,今年的十大科技新浙商之一,创业之初就抓住了传统制造业“机器换人”需求的市场机遇,专注于为用户提供全自动生产线、数字化车间等产品及解决方案。
用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教授杨继隆的话来说,“俞朝杰做的是技术服务。”
在俞朝杰200多人的企业中,三分之一的员工是研发和服务人员,公司至2013年12月底已形成30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系列,已申报或获得国家专利14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40多项),起草制订行业标准4项。
在自我转型中 发现“机器换人”的大商机
俞朝杰是怎么走上这条科技之路的?
2006年以前,俞朝杰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在轴承等传统机械制造行业摸爬滚打多年;2006年,他想要自己创业,可是还没有一点头绪。
这一年的夏天,俞朝杰的一个朋友请他到自己的公司去参观,这是朋友在上海的一个营销中心,员工们正在给美国一家著名品牌服装商生产贴牌产品。
厂房里堆满了制作考究、包装精美的衣服,上面贴着美国商标,这里的一件衣服,在美国要卖85美元。
“85美元里面,你能赚多少钱?”俞朝杰问他的朋友。
朋友苦笑着说:“虽然售价85美元,但我们只赚19元人民币。”
这让俞朝杰很受刺激,“按当时的汇率,中国企业辛辛苦苦生产一件衣服赚的钱,只有市场售价的三十七分之一。”
这一天,俞朝杰下定了决心,“我要么不办,要办就办一家有知识产权、有自己品牌、有市场话语权的企业。”
他将目标锁定在自己最熟悉的机械制造业。
在2006年之前,自动化生产设备基本都是外国公司垄断,且价格不菲,一般的企业承受不起。
俞朝杰敏感地察觉到,轴承行业将在未来几年转型升级,从劳动密集型转向科技密集型;而转型升级的关键,就是自动化生产。他预感到,将有大批企业要更换自动化生产设备,他们需要大量价廉物美、中国制造的“机器人”。
事实证明,他的预感是对的。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