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3D打印处在技术生命发展周期的膨胀期最高峰,属于媒体重大关注期和公众期望膨胀期。这项技术本身还不是特别成熟。”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产业科学发展研究所所长刘峰在中国(上海)国际印刷周3D打印论坛上提出,3D打印有可能引发制造业一场革命,但它对产业的冲击应该说是刚刚开始。
技术生命发展周期模型将技术发展分为萌芽期、膨胀期、泡沫化谷底期、爬升光明期、实质性生产的高峰期五个阶段。刘峰说:“大家想想手机、互联网,就可以明白这个过程。现在的3D打印技术炒得很热,下个阶段是泡沫化的谷底期,未来可能有负面影响会出现。”
刘峰用“被过于关注和给予过高期望”提醒“热衷者”,未来估计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3D打印才会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技术,才能真正在制造业里大规模、广泛地加以应用。
美国3D打印公司Stratasys中国区总监施惠亦有同感:“我们目前可能接触更多的是3D打印做一个产品。其实这是3D打印发展的终极方向,现阶段用户更多使用的是设计验证,也就是原形在设计阶段使用3D打印技术。”
“很多时候大家都看到3D打印会引领下一次工业革命,从现阶段来说,才刚刚起步。” 施惠的观点是,3D打印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模式,更多的时候是将打印融入到产品设计全方位中,从新的概念模型,到中期的产品验证、功能性原形,到最终的产品小批量的试制,3D打印都有很好的应用。
英国宾利汽车是施惠所在公司的一个用户:“用户在设计阶段可以根据实物进行讨论,而不是通过一些软件,将设计在电脑上展示。比如开发一款新车型时,有几个项目组同步工作,最后根据项目不同的优缺点,这个组的车头做的好看,这个组的车身做的好看,把各自的优点整合起来,就得到了最佳设计的产品。”
同样,产品设计好以后需要放到市场上测试一下,是不是受人们欢迎。这时直接生产一批,成本太高了,用户可以选择一个打印出来,做表面处理,让它和真的产品几乎一模一样,可以放到展示会给用户体验,能够帮助企业有效地规避风险。
刘峰认为,3D打印会使制造业总体成本缩减。比如不需要模具,只要有个数字模具就可以,节约了开模成本,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同时不需要大规模的存储,基本上按需生产。物流成本、仓储成本都降低了。关键是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也降低了,或者对劳动力的结构带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