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陶比尔(杭州)精密机械电子有限公司技术工程师张振惠得知杭州全面推进“机器换人”重点项目建设的消息后,颇受鼓舞。杭州今后五年每年平均实施“机器换人”项目450项,完成技术改造投入450亿元,他认为这是政府对企业使用机器人的一种积极引导态度,会让本来在观望或是迟疑的企业加速下单。为此,史陶比尔(杭州)精密机械电子有限公司二期厂房专门预留了生产线,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市场爆发期,专门为浙江企业提供量身订制的机器人解决方案以及生产对应的机器人。
机器人市场应用的情况诸多变动因素,那么现实制造业使用机器人情况又是如何呢?史陶比尔(杭州)精密机械电子有限公司技术工程师陶雪军和他的同事共同关注两家意向客户,分别是榨菜工厂和巧克力工厂。也许,很多人都会觉得关注附加值相对较高的巧克力工厂的工程师比较有优势,这类工厂看上去更有采购机器人的实力。事实上,最后的赢家却是关注榨菜工厂的工程师,因为榨菜工厂每天都要生产榨菜,产量和产能稳定,引进机器人可以让机器人的效率最大化。而巧克力工厂因为有明显的淡旺季,对老板而言用人比用机器更为灵活和合算。
“这是机器人应用市场的真实反映。”该公司机器人事业部副经理张振惠说,浙商对机器人的热情都很高,机器人走到生产一线对提高产品的稳定性以及效率均有着毋庸置疑的作用,但企业要直接启动“机器换人”还面临多重困难。每一个老板心中都有一本账,机器换人首先要算一笔投入产出的账。如果一家企业的生产是连续且持久的话,稳定的生产将成为机器换人重要支撑。即便第一要素具备了,现有工艺流程改造以及相关工厂设备的配套也会牵涉到巨大的成本投入,这也会让原本对机器人充满热情的企业主开始再三权衡“这样的投入值不值”?
中科新松市场部负责人杨跞对机器人市场的前景十分看好。“政府部门对‘机器换人’项目的推进,在一定程度上撬动了市场需求。”杨跞透露,杭州生产基地的生产流水线目前尚未饱和,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公司批量生产机器人的速度也将提高。
浙江原有众多的企业从事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用工荒困扰着许多工业企业。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技术进步与装备处有关人员介绍说,“机器换人”一直是化解用工贵、招工难的有效途径。去年,浙江全面推进“机器换人”,并计划在未来5年,每年实施5000个“机器换人”项目,实现5000亿元投资,推动工业生产方式由“制造”向“智造”转变。杭州也制订了“机器换人”的三年计划,相关职能部门正在不断推出扶持政策以及积极搭建对接平台。虽然“机器换人”还存在一些制约的瓶颈,但“机器换人”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大趋势,这场持久战中有不少商机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