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制造什么?”这是近几年来有关方面一直在探讨的问题。这绝不是“等日元贬值了,就在日本进行制造”这么简单。产生这种问题意识的背景,是日本企业纷纷在中国等海外地区扩大生产,并且由于汇率方面的原因,日本国内生产也面临严峻形势。反过来说,正因为扩大海外生产已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在此情况下,才更需要认真思考在日本国内生产的意义。
从这一观点来看,前几天发生了一件颇耐人寻味的事。部分媒体报道“丰田汽车公司的日本国内产量将跌破300万辆,减至270万辆”,但丰田在当天的记者会上立即否定了这一报道。以前该公司以丰田章男社长为首的经营高管曾屡次表示,日本国内产量将死守300万辆。所以,最初的报道内容产生了很大反响,该公司对报道予以否定也成了热点新闻。
开发革新性生产技术
不仅是丰田,应如何对待日本国内工厂的产能,对此往往是与就业这一政治性问题联系起来进行探讨。实际上,这两者或许存在一定的关系。不过,一直统管丰田生产部门的副社长新美笃志(预定下届股东大会后卸任)过去曾说过,300万辆这个数字“是提高竞争力,在全球展开竞争的基础”。300万辆是为开发革新性生产技术而计算出的战略性数字。
也就是说,在海外生产已成为理所当然的时代,日本国内生产的意义之一就在于开发高水平生产技术。迄今日本国内的工厂也是被称为“母工厂”等,发挥着同样的作用。不过,随着日本国内工厂的产量相对逐渐减少,必须有意识地确保其作为生产技术开发基地的功能。
与比较容易转移到海外的生产线不同,生产技术开发功能必须与开发和设计部门密切合作,因此留在国内比较合理。不过,如果附近没有生产现场,便无法开发符合现场需求的生产技术。因此,也需要使日本国内工厂的产量保持在一定水平以上。
那么,以日本国内工厂为基地,具体将开发怎样的生产技术?对此许多企业作为有力候补考虑的是使用机器人的自动化技术。
#page#
需要这种自动化技术的,以往主要是人工费较高的发达国家。在人工费较低的中国及东南亚地区,主要是投入大量人力进行生产。不过,近年来中国的人工费也开始暴涨,而且确保人力资源也变得困难,因此自动化需求也在增大。实际上,许多日资企业都计划推进中国工厂的自动化。
日本企业在中国推进工厂自动化的举措
目前东南亚也开始出现同样的趋势。虽然现在东南亚的人工费不如中国高,但为了应对将来的人工费暴涨而推进自动化的企业日益增多。
利用机器人从事人无法进行的工作
今后,在日本国内工厂培养的自动化技术将陆续推广到海外。与此同时,日本国内工厂也需要实现差异化。如果一直与海外工厂使用同样的自动化技术,日本国内工厂将失去存在的意义。因此就需要开发出比现有自动化更加进步的技术。
因此,今后日本国内工厂必须以新的思路为基础开发自动化技术。其中一个思路就是“让机器人做人无法胜任的工作”。迄今的自动化主要是着眼于“利用机器人代替人进行同样的作业”。
例如,丰田目前正在推进利用机器人代替熟练技工进行作业的自动化。如果仅是如此,就与以往的自动化没什么不同,但丰田通过在作业过程中采用计算机分析等,成功地将质量和成品率提高到了比熟练技工作业更高的水平。
不过,或许有人会问,如果能够实现自动化,是不是就不需要熟练技工了?绝非如此。这是因为,虽然机器人可24小时不休息地工作,也不会出错,但却无法创造出作为自动化对象的“技艺”。也就是说,需要先由熟练技工开辟新的道路,然后利用机器人对这条道路进行优化。今后在思考日本国内生产时,丰田的上述举措或许可成为一个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