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纪以来,消费者互联网的创新仍风起云涌,对生产率的影响更为强烈,但是大约在2005年就失去了上升势头。
与此同时,工业革命三百年之后的今天,由于资源和环境的制约,也面临生产率继续提升的瓶颈,如何“再工业化”刻不容缓。面对如此尴尬的形势,人们不禁开始反思,如何延续第一次生产力浪潮的潜能?如何突破消费者互联网增长的瓶颈?如何把再工业革命和再互联网革命相融合,催生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势能?
毋庸置疑,我们正处在一个网络和大数据的时代。据预测,目前全球70亿人,如果每个人把手机作为互联网连接设备的话,就是70亿个,但如果我们把机器连接起来的话,平均每个人至少有10个机器,包括装置、仪器和车辆,这样全球将有700亿个互连设备。
无独有偶,英特尔称,到2015年预计全球智能互联设备的数量将会超过150亿台。这还不是全部。思科公司估计,99.4%的物理对象至今尚未连接到互联网。
至此,我们不难发现,尽管有着众多的机器和设备,且这些设备和机器产生着庞大的数据,但由于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连接和分析,其效率远未得到发挥。
与此同时,个人电脑、网络连接、移动计算成本不断下降;传感器、数据存储和更快的数据分析能力等软硬件技术日趋成熟,这些又为上述机器间的智慧(实时的连接、数据传送、分析等)连接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使得数年前兴起的工业互联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也就是说,如果未来智能机器的连接数量比当前增加上百倍,那么按照麦特卡夫定律,工业互联网有可能释放上万倍的经济增量。
所谓工业互联网是全球工业系统与高级计算、分析、传感技术以及互联网的高度融合。利用智能设备产生的海量数据是工业互联网的一个重要功能。
工业互联网充分利用大数据、复杂分析、预测算法等能力,提供了理解智能设备产生的海量数据的方法,能够帮助选择、分析和利用这些数据,从而带来网络优化、维护优化、系统恢复、机器自主学习、智能决策等益处,最终帮助工业部门降低成本、节省能源并带动生产率的提高。
#page#
对此,GE董事长兼CEO杰夫•伊梅尔特认为:“互联网已经改变了我们利用信息和沟通的方式,如今,互联网还能做更多事情。通过智能机器间的连接并最终将人机连接,结合软件和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突破物理和材料科学的限制,改变世界的运行方式。”那么工业互联网是如何改变世界运行方式的呢?
例如在飞机发动机引擎上,不可否认,先进的物理和材料科学技术让飞机引擎比以往更加强劲、更有效率,但与此同时,工业互联网还可以利用软件,进行监控,分析大数据,来解决每年航空领域总值高达2840亿美元的浪费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燃料使用低效,飞机维护没有安排好,以及航班延误。而考虑到飞机引擎养护效率每年提高1%就能降低2.5亿美元的成本。
另据GE测算,在中国未来15年,仅在商用航空领域,节约百分之一的燃油就意味着节约30亿美元的燃料成本;
燃气发电机组能耗降低百分之一,就意味着节约价值80亿美元的燃料;
在穿行于全国铁路网络的运输行业,如果效率提高百分之一,则意味着节约20亿美元的燃料成本;
产业上游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的资本利用率提高百分之一,就可避免或推迟7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
通过提高流程效率,医疗行业也将受益于工业互联网:我国医疗效率提高百分之一,就意味着节约40亿美元的医疗成本。
从这些实例和预测不难发现,工业互联网的“蝴蝶效应”,即工业互联网看似1%效率的提升,由此引发的却是行业效率的倍增。
可以说,工业化创造了无数的机器、设备组、设施和系统网络,互联网革命带来了计算、信息与通信系统的进步,工业互联网汇集了两大革命的成果,将世界上各种机器、设备组、设施和系统网络,与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和软件应用程序相连接,为各种企业、产业和宏观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机遇。
尽管工业互联网已经显现了其威力,但不容否认的是,要想普及和充分发挥其作用,需要的是行业合作伙伴的共同参与努力,这之中,商业利益与行业标准间如何平衡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不小的挑战。
就像互联网标准促进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一样,未来工业互联网的标准也同样重要。而标准化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企业要参与其中,求同存异,制定一个开放的标准。但目前的现状是,无论是在中国、欧洲还是美国都存有不同的标准,这对于工业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无疑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