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利“第三次创业”的手段包括转做服务商、攻坚高端产品和开拓新兴市场
“你们不用担心英利,也不用担心老苗,更不用担心光伏行业。”
近日,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在河北保定厂区向自己的职工以及前来参加英利第一届技术创新博览会的人士说道。一如往常,他身穿英利米色工装,脚踩黑色布鞋,言语掷地有声,对这位参加过实战的退伍老兵来说,面对内外交困的光伏行业窘境,英利的“过冬”之道似乎很简单:技术创新,开发新兴市场,主打“334战略”。
不过,在自信积极的言语之外,英利的日子像其他企业一样并不好过。在接待午宴上,苗连生又召集了十几名员工合唱了《南泥湾》,这似乎也折射出这家国内光伏巨头的境遇。
日前,美国商务部发布光伏电池案双反终裁,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率剔除重复征收部分后,英利等其他单独税率企业适用30.66%的平均税率。
最近美国CIGS制造商Solyndra公司,在北加州地方法院对英利绿色能源提起反垄断和不公平贸易行为的诉讼,而之前国内某评级机构也调低了英利的信用评级。
由生产向服务转型
英利第一届技术创新博览会汇集了集团旗下光伏制造、房地产、橄榄油、农畜等板块,在参观者看来似乎形式大于内容。
英利集团公关总监梁田更是直白地告诉参观者,英利旨在借此传递一个信号,即英利要依靠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升级,堪称“第三次创业”。
在此十几天前,英利还专门在保定召开了“转型升级大会”。会上,集团副总郑晓强宣读了转型升级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实施两个转型和五个升级。两个转型是指:商业模式由单一生产模式向系统与服务转型。改变过去单纯生产并销售光伏组件的模式,涉足光伏电站设计、开发和运营,提供系统的太阳能发电解决方案和服务,增大公司盈利空间,增强抗风险能力。
与此同时,营销方式由产品营销向企业营销转型。“第一次创业是与天威合作,实现了启航。第二次则是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使得英利成为一家公众公司,并且借此进一步理顺了公司治理结构,公司运营也由此更加规范。”梁田称,两个转型堪称“第三次创业”。
梁田特别强调,英利将进行产品升级,在他看来,国内光伏行业同质化竞争蔓延的当下,做行业高端产品似乎更为迫切。
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尽管有着宏大的愿景和理念,如何落实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对此,梁田表示,在推进企业转型过程中,英利提出了所谓的“334战略”。也就是30%的产品走地面建电站,特点在于量大;30%产品,走轻质化道路,结合屋顶发电等方式,效率高;剩下的40%走独立系统,回款快风险低。
为了促进“334战略”实施,英利还正在摸索“一站式”模式,也就是采取居民自提产品、自主安装的销售方式。据介绍,英利已经在西班牙建立第一个示范中心,消费者可以在中心“一站式”自主选择各种组件、电缆、逆变器等产品回家安装。未来公司将会把该模式推至意大利、德国、新加坡等国。
此外,英利还在积极开拓新兴市场。较早前,英利绿色能源已经在日本、澳大利亚成立了全资子公司,以开拓当地市场。
随着《太阳能发电“十二五”规划》以及《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等文件的出台,国内光伏发电市场的确迎来一波政策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