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就选择了央企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而西门子则选择了上海电气。
2010年9月28日,GE与哈电集团下属的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宣布成立新的合资公司,主要为中国市场开发制造风力发电机组。
作为世界主要的风电设备供应商,GE在全球的风电装机超过14000台,在中国的装机也近千台。但近几年来随着华锐风电、金风科技、东方 电气等国内风机制造企业的迅速发展,在一系列大型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中,包括GE在内的许多外资企业,由于在价格上不占优势,市场份额明显下滑。
在G E看来,选择与哈电合资,有助于其降低风机制造成本,并开拓未来新兴的海上风电市场。而对于哈电来说,引入GE成熟的品牌和技术,可以更好地、更快地弥足其在风电领域的不足和滞后。
今年6月9日,其合资公司哈电通用风能(江苏)有限公司竣工投产,主要从事潮间带和海上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研发、制造、销售等。据江苏省当地的媒体报道称,该公司预计2012年将实现销售10亿元,新接订单超15亿元。
今年7月,上海电气与西门子举行了风能合资公司开业庆典仪式,宣布两家合资公司———西门子风力发电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和上海电气风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双方在风电领域上正式开始携手合作。
根据双方协议,西门子风电(上海)公司将面向中国市场和西门子全球供应网络研发和生产风机;而上海电气风能将负责中国地区风电设备的销售、项目管理、项目执行以及相关业务开发和服务。
作为世界海上风电领域的领军者,西门子在风机技术、企业经营、市场管理和技术管理等方面可谓经验丰富。2010年,西门子在上海建立了风机叶片制造基地;2011年赢得中国首个海上风电订单,同年10月,其风力发电集团亚太区总部落户上海。
“外方都是只占49%的股权,其实就是以技术换市场,”一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说,西门子意图借助上海电气的渠道,赶在其他竞争对手之前占领海上风电。“而上述两个合作,相较之下我更看好西门子和上海电气,因为上海电气此前就有风电业务。”
但这种和竞争对手的合作,在他看来,更像是被迫而非心甘情愿的。
由于电力市场相对封闭,他们不得不寻求捆绑,如果条件允许,外资还是更倾向于选择自己做。至于这种选择是否能赢来皆大欢喜,将来他们又能否在中国乃至全球的风电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还需拭目以待。”
#page#
留走之外看转型
有人将之归结为“外资风机制造商的逃离潮”。
但事实上,这种趋势早在四五年前甚至更早就有迹可循了。
为降低风电投资成本,推动本土风机制造业的发展,国家要求风电特许权项目设施的国产化率必须达到70%。而该政策被认为在促成2008年我国本土风电设备累计市场份额首次超过外资企业上功不可没。
2009年,业内一杂志曾撰文《外资风机制造商在中国:扎根还是撤退是个大问题》。一位当年参与创作的作者告诉记者,由于价格明显高于内资品牌,面对很难下口、又爱又恨的风电特许招标权项目,当时不少外资都很纠结,虽然口头上强调要扎根中国,但其态度并不是非常明确。
“可以说,这一棒子下来外资制造商就再没有缓过来。”他分析说,中国风电市场也自有其一整套运营体系,很多外资并不适应,有些水土不服。
对此,祁和生亦有同感。如果不能完全适应中国的市场,“相比苦苦坚守,撤退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在他看来,随着国内风机制造企业技术不断创新,设备质量不断提升,目前与本土风电制造商相比,外资已没有太大优势,“唯一的优势就是质量和技术,但又有服务跟不上这一硬伤,况且其售价一直都跟本土企业有较大差距,成本也一直没能完全降下来。”
也有分析将外资制造商市场份额的大幅下滑归之为本土制造商以性价比为旗打起的价格战。近年来,随着国内大批企业的产品投向市场,在激烈竞争尤其是产能过剩情况下,风机整机的价格已从2008年的6500元/千瓦,下降至2011年的3700元/千瓦以下。不断拉低的风机价格不但快速拉低了行业的毛利率,且直接推升了本土风机制造商的市场占有率。
但在中国最大的风电开发商龙源电力集团总工程师杨校生看来,售后服务响应速度慢以及产品不能适应中国本土国情、不能跟上中国风电市场迅速变化的步伐才是背后的真相。
当中国的风电开发商一日千里,纷纷抢占风电资源、跑马圈地时,外资却忽略了这种强烈的需求,不愿大规模上马风机;当中国风力发电市场日趋成熟,机组大型化成为发展方向时,外资却固守其原有的机型,不愿将其大容量机组和技术推向中国市场;当中国政府决定试水海上风电时,外资企业却因价格和技术等因素而关上了大门;当一些地区有低温型、防风沙、防台风等特殊要求时,外资也不能像本土企业那样灵活地按需定制。
我国用了短短5年时间就走过了欧美国家15年才完成的风电发展之路。显然,中国风电发展的速度之快,远超乎外资制造商的想像。
而待外资一边抱怨着中国的政策支持和本地关系,一边纷纷转向大容量机组和海上风电时,经过了早期购买图纸消化吸收的本土风机制造商,已逐渐成长为可与外资相抗衡的力量——大量迅速崛起的本土制造商。
“现在市场上2.5兆瓦、3兆瓦机型基本上被联合动力、华锐风电等垄断,所以,若没有渠道,外资制造商的日子将会越来越难过。”一位熟悉风电行业的人士告诉记者说。
在他看来,随着中国风电向稳步发展过渡,市场竞争向理性回归,产品技术、性能、质量等核心价值将再次受到市场重视,外资制造商也不是没有翻盘的机会。
“但外资制造商如果再不转型或采取其他措施及时调整策略,在当前全球经济继续下行、中国风电设备产能过剩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就只能败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