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级地震、海啸、核泄漏,无论哪一件事发生,都足以对当地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毁灭性的重创,而在刚刚过去三月,这三大灾难却同时发生在日本的同一地区,这对日本乃至全球民众造成的恐慌,在将近一个月之后,依然明显存在。 人们最恐惧的是来自遥远的日本岛的核辐射吗?确实,对某些人来说是这样的,例如,此次核危机就曾在中国引发了“抢盐潮”,而德国政府也因此停止全德已建和在建核电站的运行。但是,更多的民众是淡定的,更多的政府也是淡定的,他们重新对已有核电站进行全面体检,对规划中或者在建核电项目再次进行全方位的评估。 连核辐射都不怕,那人们究竟还怕什么呢?通用
汽车多个工厂被迫停产了,芯片要涨价了,佳能相机缺货了,iPad2可能因此而减产了,波音787的关键部件供应也受到了巨大的考验……日本地震引发的灾难,远不只是我们一开始就看得见的日本多家工厂被迫停产、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更多的是此次地震震翻了全球的产业链,从汽车到通信,从IT到电子产品,影响了全球民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次地震就震翻了全球的产业链,真的是如此不堪一击吗?事实上,在地震初始,日经BP社北京支局原局长原真司就曾撰文称,此次日本地震将造成全球产业链严重断裂。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这一判断过于悲观,而现在它正在一步步得到证实。目前,各方消息显示,全球产业链上的生产商正在加紧分析日本地震对其可能造成的影响,同时寻找其他地区的供应商,采购替代零部件。不幸的是,很多零部件很难找到替代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当代国际分工早已从产业之间的分工深化到产业内的分工,即同一产业不同商品生产上的分工;近年来,进一步出现了同一商品不同零部件生产上的分工、甚至出现了同一零部件不同生产工序上的分工。这样,一个地区不必具备整个产业的某种优势,只要具备该产业某种商品、某种零部件甚至某种供需生产上的优势,就可以参与国际竞争。当代制造业技术的进步,使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产品的零部件和生产阶段具有越来越明显的可分性,加工链或者价值链也就越拉越长。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同一产品可以同时分布在十几个、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生产,使得每个国家和地区可以发挥其技术、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优势,最终产品最终也就成为一种各国协作生产的“国际性产品”。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国际分工已经形成了一种以价值链为纽带的新的国际分工。 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