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比人体细胞还要小的纳米
机器人通过口服或者从皮肤切口进入人体细胞的话,人们根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却具有极高超的医术。
纳米机器人为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你正持续发烧,但医生既不开药,也不打针,而是在你的血管里植入一种极微小的机器人。机器人探测到发烧原因,然后运行到适当的系统,直接对感染部位进行治疗。
现在全球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们正致力于设计这种“纳米机器人”,人们希望它们能够治疗各种疾病,修复受损基因,将人的寿命大大延伸。
7 月6 日的《大众科学》杂志就报道称,以色列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微型纳米机器人,它可以在人体内“巡逻”,在锁定病灶后自动释放所携带的药物。
■纳米机器人会“巡逻”
这种机器人的体积非常小,它借助细小的附属肢体在血管中附着和移动。科学家们在病人的体外制造磁场来操控这些附属肢体的动作。磁场能使机器人的肢体振动,并且在血管中运动。科学家利用电容器来产生磁场,纳米机器人的移动看起来就像一架飞机在血管中穿行。
它可以从多种渠道来检测疾病指标,例如信使RNA(遗传信息载体)、蛋白质以及多种小分子。
技术人员需要事先给这种机器人编程,将某种特定疾病定义为“是”状态。“巡逻”过程中,机器人可执行一系列计算,检查所在位置处信使RNA 上的疾病指标。如果某种特定疾病的所有指标都满足,机器人这时会做出应该释放药物的判断。如果检测到的指标并不充分,它最后会位于“否”的状态。
试想一下,如果人体内拥有大量的纳米机器人,它们自动且不间断地在身体内巡逻,寻找各种疾病信号,并进行适当的治疗,我们的身体的使用年限将大大延长。
而一些美国科学家正在进行的研究更有创意,他们利用为精子长距离游动提供能量的生物能,作为纳米仪器的动力进行工作。另外,日本的科学家们则希望通过紫外线与可见光来给纳米机器人提供动力。这些对纳米机器人“引擎”的研究全都是为了创造出更小的机器人。
目前的医用纳米机器人还都处在试验阶段,大到长2 厘米,小到直径1 毫米,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几年内,纳米机器人将可能带来一场医学革命。
■身体健康可随时监管
按照设想,这些通过显微镜才能看到的纳米机器人,将能够治疗很多疾病。
未来,医生可以利用细菌般大小的机器人来治疗从心脏病到癌症的各种疾病。当然那时候的机器人将比现在小得多。这些机器人可以单独或者成组地工作,来根除疾病或处理其他状况。或许还会出现一种半自动的纳米机器人,通过植入人体,定期为人检查身体,以应对一些突发疾病。和此前那些应急治疗不同,这种机器人将永远留在病人体内。
去年6 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工程学研究人员米兰·斯托诺维克等人研制出了“纳米蜘蛛”,能够跟随DNA的运行轨迹自由地行走、移动、转向以及停止,并能区别健康细胞和癌细胞,还可以成为清理人体血管的“管道工”,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它甚至可以实现自我复制。它还能利用人体内的DNA分子进行自我复制,但能够根据任务的需要来确定所需复制的数量,不会出现“纳米蜘蛛”在人体内泛滥成灾。
虽然在现实中该技术离我们还有些遥远,但其随时警惕身体健康状态的功能非常诱人。不过这种生物分子纳米机器可能也让一些人感到忧虑,因为它们也许会在人体内发生故障,或者在错误的时间向错误位置释放大量药物。
#page#
■文/ 鲍妍
最令人期待六项纳米医疗技术
◆纳米人工授精:纳米机器人的超薄吸液管可以对直径为三万分之一毫米的细胞进行注射。使用这种机器人可以避免许多以往的人为操作失误,从而使“人工授精”的效率比过去提高100 多倍。
◆植入
传感器诊断:利用纳米级微小探针技术,可向人体内植入传感器,随时将体内的各种生物信息反馈于体外记录装置。此项技术有可能成为21 世纪医学界常用的手段。
◆遗传病诊断:应用纳米技术,孕妇在怀孕8 周内,就可以简便地判断胎儿是否具有遗传缺陷。
◆器官移植: 在人工器官外面涂上纳米粒子,可以预防人工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生物兼容物质的开发,是纳米材料在医学领域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
◆基因治疗:利用纳米技术,可以使DNA 通过主动靶向作用定位于细胞,并插入特定的DNA 位点,从而解决这一领域面临的最大挑战。
◆影像学诊断:纳米影像学诊断工具——“光学相干层析术(OCT)”,OCT 的分辨率可达1 个微米级,较CT 和核磁共振术的精密度高出上千倍。通过它,人们正在做相关研究,将来有望把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