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物联网交通行业应用市场空间巨大

物联网交通行业应用市场空间巨大

发布时间:2011-05-27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交通 物联网

导  读:

近日,交通运输部公布了《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按照《规划》的目标,未来我国的干线公路网重要路段和内河干线航道重要航段监测覆盖率达70%以上,重点营业性运输装备监测覆盖率达100%。此外,我国部省两级公路、航道、港口、营运车辆、船舶等行业核心的基础性、战略性数据库将100%建成。

  据悉,今年1月份,工信部相关人士透露,车联网平台投资需求已超过百亿元。业内人士坦言:如果说去年车联网概念的提出打开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市场,那么《规划》中对于公路及水路信息化的强调,则有望将物联网的市场空间扩大至少十倍,达千亿。

政策利好,智能交通成行业信息化先锋

  此次发布的《规划》在具体的政策方面要求,各方多渠道加大交通领域的信息化资金投入。其中特别强调,交通运输部将对信息化重大工程、示范试点及推广工程给予资金补助,对西部地区给予倾斜,各地应保障配套资金的落实。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吸纳社会力量参与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推进信息服务领域产业化进程。

  相比2006年出台的“十一五”交通信息化规划,此次《规划》明确了更多的数字指标。在运输设备监测方面,《规划》提出,重点营业性运输装备监测覆盖率要达到100%,初步建立公路水路客货运输市场动态运行信息监测体系。《规划》提出,全国高速公路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平均覆盖率从15%提升至60%,ETC车道数从目前的1300条提升至6000条以上,ETC用户量从50万提升至500万个,届时将缓解收费口交通拥堵。

  《规划》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加强对物联网、云计算、海量存储、高速传输、第二代卫星导航、遥感遥测等新技术的一体化应用研究,力争在拓展应用领域、创新应用模式、提升应用水平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并加快成果转化和推广,从而提升行业信息化技术水平。

  十二五交通信息化将朝着智能交通的目标推进,智能交通将借助物联网技术,可感知与可交互的特点,促进交通管理的精细化、行业服务的全面化、出行体验的人性化,推动安全、畅通、便捷、高效、绿色的交通运输业发展,实现交通运输业从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进一步带动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升级。#page#
纵向延伸,车联网信息化应用备受瞩目

  按照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规定内容,智能交通将成为国内未来交通运输业优先发展的主题,而车联网则是智能交通框架下的典型应用。

  去年十月份在江苏无锡举行的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上,车联网项目就已经被列为我国重大专项第三专项的重要项目。如果说去年车联网概念的提出打开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市场,那么《规划》中对于公路及水路信息化的强调,则有望将物联网的市场空间扩大至少十倍。这给产业发展提供巨大的拓展空间。

  在政策的扶持下,物联网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整个产业链也在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显得生机勃勃。车联网的发展串起了一条长长的产业链,涵盖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芯片厂商、软件提供商、方案提供商、网络供应商等多个领域。

业内人士认为,车联网的出现,不但能进一步推进汽车制造、汽车服务等汽车行业进一步信息化,同时也为移动通信等领域带来了产业升级的机遇。一方面车联网将促使汽车行业从单纯硬件销售转为与服务、内容捆绑的新模式;另一方面,车联网让电信运营商和内容服务商迅速定位高端客户群体,便于提供产品和服务。此外,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必须具备远程监控能力”的要求,也让车联网横跨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page#
产业腾飞,完善标准及商业模式是关键

  据赛迪顾问近日的调研数据显示,中国汽车电子市场的规模有望在2011年达到2400亿元。随着新能源汽车列入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预计汽车电子行业的增长潜力还将得到进一步释放。显然,汽车电子已成为电子制造业新的增长点,为我国电子制造专用设备厂商提供新的发展机遇。根据我国目前汽车产业的发展速度,预计2020年汽车保有量将超过2亿辆,车联网面临全产业的爆发性机会。

  虽然车联网前景无限光明,但从目前情况看来,发展的道路却十分曲折,按照iSuppli汽车研究领域首席分析师的估计,在全球看来,目前仅有15%的车联网服务供应商能够获得赢利,即便是到了2013年,这一比例也不会超过一半。

  对于车联网的发展,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客户解决方案总监张旭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车联网产业想要产生巨大的商业回报,至少应当具备三个核心条件:首先是标准,只有制订了全国性的标准,车联网才有可能实现产业化;其次是投资;第三是要有组织保障,这个事情相对来说成功的机会就会很大。其实说到底,就是政策、标准以及商业模式的问题。


  就此看来,此次《规范》的出台从政策层面解决了车联网发展的后顾之忧。在标准方面,据悉,目前我国物联网标准体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已经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的多项标准提案被采纳,物联网标准化工作已经取得积极进展。不仅仅是物联网标准,《规划》中提到的云计算、软件信息服务等新应用的标准也在不断的完善中。

  在运作的商业模式上,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进入市场的所谓“车联网”产品和服务,都是汽车制造商替终端用户埋单,通常一年到三年,到期后是否会主动续约服务还是未知数。

  先行一步的车联网服务无疑是整个产业发展的试金石,但若他们不能找到匹配的商业模式,即便将来解决了管理和技术问题,车联网产业也将变得难以生存,因此亟需创新商业模式,寻找赢利点。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pqsb.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自动气象站“住”进了温室花卉基地

下一篇:2011年触摸屏需求将达9.51亿片 两岸仍将执牛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交通 物联网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