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纺织业加大自动化生产设备破解用工难题

纺织业加大自动化生产设备破解用工难题

发布时间:2011-05-10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近几年,棉纺织企业面临的用工问题日益凸显。“用工荒”常态化和扩大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用工成本的快速上升也让利润微薄的棉纺织企业吃不消。在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理事会、第二届中韩棉纺织会议期间,如何应对用工压力成为企业负责人最集中的话题。 

    正如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天凯所指出的:“用工荒”折射出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性,棉纺织企业微利的生存状态亟待通过调整升级来改变。用工成本的快速上升,渐渐成为常态的用工短缺压力,正在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从长远来看,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必然趋势。要破解用工难题,加强技术改造,通过采用先进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用工,逐步摆脱对劳动力的过分依赖,努力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用工难问题。而要实现这种转变须从装备改造、提升管理、提高人员素质等多方面入手。  

    应用先进设备缓解压力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华冠雄认为,目前企业人力成本明显上升,用工也都较为紧张。在这种形势下,棉纺织企业更要注重挖掘自身的潜力,注重降低用工人数。针对减少用工,有着丰富企业管理经验的华冠雄提出了五点主要措施。其中第一条就是利用先进设备来切实减少用工,加快设备更新改造。他认为,以前企业更新改造设备可能只关注提高产品产量与质量,而当前也要关注设备对用工水平的提升。 

    实际上,不少企业都通过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来缓解用工压力,并取得不错的效果。在湖北,际华3542、银河纺织等优势企业用工情况良好。武汉江南实业公司利用搬迁入园的时机,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新上了6万锭的带自动落纱长车和自动络筒设备,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部分缓解了用工短缺的压力。棉纺设备中,清梳联、配集体落纱的细纱机、自动络筒机、粗细联、细络联等都能显著节省用工。 

    环锭细纱机是棉纺生产流程中量大面广的设备,也是纺织企业劳动力多和劳动强度大的问题集中点。配集体落纱的细纱长车是棉纺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我国纺织企业大部分采用手工落纱,每个落纱工每天承担拔插的工作量很大,带集体落纱的细纱机长车的使用,不但可大幅度地减少落纱用工,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劳动强度。因此,近几年来,国内棉纺企业采用细纱机长车的比重逐渐提高。山东三阳纺织公司于2007年引进了174台欧瑞康青泽360细纱机,目前,公司细纱长车车间万锭用工仅28人,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采用自动络筒机降低用工的效果也很显著。据介绍,以万锭配台为例,采用普通络筒机需5台,每台4名挡车工,三班需要挡车工60名,而采用自动络筒机后,万锭配台可降为3台,每台设备只需1名挡车工,万锭用工为9~10人,每万锭节约用工50人以上,有效缓解了目前纺织企业招工难问题。 

    另一方面,棉纺织企业通过工艺的改进也能减少用工。随着设备水平的提升,企业可以根据生产实际大幅度地改进工艺,使用大卷装、大牵伸、大条桶、高定重等新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用工。 

  #page#  

    科学管理减少用工依赖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棉纺织企业用工水平相差悬殊,有些企业万锭用工还在150人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80人,而先进企业万锭用工在30人以下。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既有装备水平等硬件因素,也与企业管理水平、员工素质等软件密切相关。提高员工素质和基础管理水平,实现组织结构的优化都能降低用工成本并减少对人工的依赖。 

    据介绍,不同的员工生产效率可相差8~10倍。技术工人工作时间较长,技能熟练,并且懂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巧,能为企业带来更好的效益。但是技术工人需要时间来培养,还需要企业在技能培训等方面下工夫,不少纺织企业不愿意承担培训工人的成本。实际上,加强对员工的培训,稳定员工队伍更利于企业降低用工成本。另外,即使采用了先进设备,也要保证设备状态良好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提高维修人员素质,改善设备状态,对降低用工人数也有很大帮助。 

    无论是设备状态、工艺管理、人员素质都和基础管理水平分不开,要减少用工还要靠基础管理水平的提升。企业实现网络化、电子化管理,可提高管理效率,大幅度减少管理人员,避免机构臃肿,也减少了管理中的人为因素,降低对人的依赖。 

    总之,用工水平综合反映了企业装备、技术、管理的水平,用工的减少也折射出企业对自动化设备的重视程度,只有通过加大自动化设备的投放和调整升级才能解决用工的难题。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pq49.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十一五期间纺织品质量提高得益装备改良升级

下一篇:美国交通部长宣布20亿美元高铁计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纺织自动化 自动化生产设备 自动络筒设备
  • 阿联酋纺织自动化需求大

    阿联酋目前正成为世界纺织自动化一个主要中心,在环沙迦和迪拜的卫星城市,分布了大约150个服装制造公司,来自于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的一份报告说。占世界年度纺织品和服装销售5.5%的份额,阿联酋今天成为世界第四大时尚和服装的第四大贸易中心,这份报告说。

  • 纺织企业打造智能型纺织自动化生产线

    日前,总投资额5000万美元的圣美尔高端环保再生转杯纺生产项目,在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正式投产运营。

  • 《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发布

    近日,工信部发布《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 纺织业劳动力短缺带动自动化需求

    ITMA 2011展期间,日本岛精(Shima Seiki)以“多元化解决方案”(Solutions for diversity)为主题,展出了各种机型。

  • 鹰游纺机开启后整理自动化新时代

    连云港鹰游纺机有限责任公司在刚刚落成的鹰游ZGL商务中心举办了一场以“迈向全自动成套后整理时代”为主题的“ZGL——鹰游纺机新产品、新技术交流会”。

  • 纺织人力跟不上自动化生产

    “编织机器信息化、自动化生产,缝盘工种人力资源配套跟不上,是缝盘工缺乏的原因。”大朗镇最大的毛织企业茂荣集团行政总裁曾天仁说,在全部毛织生产工序里,编织机器已经达到信息化自动化生产,电脑编织机的产量是人工手拉机的2.5倍。而且一人可以看八台电脑织机,机器可以24小时运作,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编

  • 经纬纺机粗细络联:先进棉纺成套关键一环

      3月8-14日,对于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来说,是可被称作企业发展史里程碑的一个星期。在这七天里,作为行业最先进的自动化纺织设备的代表,经纬纺机的粗细络联纺纱系统和“十一五”期间的其他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如高铁技术、C919大型客机、新能源汽车等一起,在国家会议中心约22000米的展馆内,共同接受了国家领导人

  • 新型电子提花技术创造面料高端产品

    新型电子提花设备的使用,成为当下服饰面料设计的有力支撑。     以往的大提花织物在服饰面料中属于装饰性较强的品种,一般仅见于古香缎、织锦缎等传统高档丝织品种,图案也以古色古香的缠枝花、折枝花、亭台楼阁、写实花卉等为主。因而,这些面料往往只能用于制作较正式的中式礼服。近年来,人们对于服饰面料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