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程度最高救生舱成功 12人“避难”5天5夜
发布时间:2011-01-05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
行业资讯
人浏览
救生舱里12人“避难”5天5夜
“出来了!出来了!”随着矿用救生舱舱门的打开,12个“被困者”陆续从舱内走出,人群中响起热烈的掌声。经过12人5天5夜的试验,由西安东风仪表厂研制的矿用救生舱昨日宣告试验成功。
12人救生舱里迎元旦
对西安东风仪表厂厂长张海军、副厂长刘文科等12人来说,刚刚度过的5天5夜非比寻常,2010年12月29日下午4时30分,他们钻进狭小的矿用救生舱,开始了为期120个小时的试验,用这种特别的方式迎来崭新的2011年。“对井下受困的矿工来说,救生舱就是生命线,有了它,就能为救援争取时间。”该厂主任设计师白建成介绍,智利受困矿工正是有了井下救生舱的保障,才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如果发生了矿难,井下受困人员会根据不同的矿难分配食物和水,一般来说,如果发生了透水事故,则受困时间较短,可能被困者很快会获救;而如果发生了塌方,则受困时间较长,不好预计。”“检测指标有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温度、湿度和氧气,一旦其中一项指标连续两次超标即为试验失败,就会终止试验。”白建成如是说。
120小时考验心理承受度
昨日下午4时许,通过实时监控画面,记者看到舱内的人擦汗的擦汗、摇扇子的摇扇子,此时显示舱内温度为33.9℃,白建成说,从1月2日上午9时,舱内温度就升到30℃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舱内的温度也会越来越高。“第三天我跟他通了电话,我问他有没有体验到智利受困矿工的感觉,他说里面又湿又闷,对心理考验也不小。”张海军的爱人韩雪梅在等待着丈夫出舱,她说丈夫说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澡。
4时30分,舱门准时打开,12人走了出来,医生在舱内先给他们做了简单检查,然后他们被送往医院观察。
据介绍,该救生舱为国内目前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救生舱。目前全国共有1.6万个煤矿。他们还将研制系列救生舱。
解读救生舱
有生命维持系统
矿用救生舱被放在长6.7米、宽2米、高2米的恒温环境实验室内。救生舱分为过渡舱、生存舱和设备舱。
在发生事故的紧急情况下,井下人员遭遇险情无法撤离现场,遇险人员可佩戴自救器沿避灾路线进入距离最近的救生舱,启动救生舱内的生命维持系统,与外界有害气体隔绝,遇险人员在舱内可避免一定限度的外部冲击波、火焰、高温烟气等灾难的伤害。
氧气可用10天
救生舱生命维持系统能够为被困人员提供氧气、食物和水,并有效地处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舱内设备在断电情况下可自动转换为内部电源供电。
“他们首先进入过渡舱,过渡舱即自动生成气幕装置,尽量隔绝舱外有毒有害气体,3到5分钟后,再通过过渡舱和生存舱之间的隔离门进入生存舱,开始自动供氧。”白建成介绍说,12人大部分时间就待在生存舱,用的是医用压缩氧,舱内的含氧量会始终保持在18.5-23%,可供舱内的12人生存10天。
专用蓄电池供电
生存舱有供氧系统、通信系统、空气净化系统、监测系统、空调系统以及生命保障系统,过渡舱还设有排泄系统。生命保障系统为提前放置的军用压缩饼干、矿泉水。专用矿用蓄电池则为供电提供保障。舱内所有设备均为本安型(即本质安全型)兼隔爆型。
8人可躺着休息
该救生舱为国内目前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救生舱,舱内有两排座椅,最多时同时可有8人躺着休息,舱内舱外都能打开舱门,当舱内的矿工通过监测系统得知舱外生存条件好于舱内时,便会打开舱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