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由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天津大学研发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成果“高浓氨氮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与工程示范”在北京通过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组织的成果鉴定。该项目突破高浓氨氮废水处理难题,形成了全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浓氨氮废水清洁处理工艺,其氨氮污染物削减率、资源利用率均大于99%,实现了氨氮废水的资源化处理。
2009年《中国环境统计年报》显示,我国废水中的氨氮排放总量已达122.6万吨,远远超过环境容量;而其中化工、有色等以高浓氨氮废水为主的8个行业氨氮排放量占全国工业氨氮排放总量的85.9%。以往全国工业废水中的氨氮去除率不到68%,且去除的氨氮不能实现资源化利用。
在863计划支持下,中科院过程工程所与天津大学合作研发出“高浓氨氮废水资源化处理”的全过程工艺和工业化应用装置。该技术基于氨与水分子相对挥发度的差异,通过精馏脱氨工艺量化设计,设计制造高通量、低阻降、高分离效率、抗结垢新型塔内件,全过程自动化控制,解决了现有工艺能耗高、设备易堵塞等问题,实现了工业高浓氨氮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氨氮原始浓度3—30克/升的氨氮废水经该技术处理后,氨氮浓度可降至10毫克/升以下,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而且处理后的氨氮全部以高纯氨水的形式加以回收,实现了资源化利用,氨氮削减率和利用率均大于99%,处理全过程中无废水、废气、废渣等二次污染产生。
据了解,目前项目组利用该技术已在天津、福建、辽宁、吉林、广东、湖南等地建成7座处理规模为100—400吨/天的示范工程,全部稳定运行。部分采用此技术的企业在处理过程中收支抵消后,每处理1吨废水还能够盈利2—6元。由于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该技术已被环保部列入2010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