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自动化要闻>我国蓄电池产业亟待解决技术标准问题

我国蓄电池产业亟待解决技术标准问题

发布时间:2010-09-14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自动化要闻 人浏览
关键字:

蓄电池产业技术标准

导  读:

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发展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带来冲击,蓄电池已经成为构建新能源社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性技术。我国新能源开发与智能电网建设需要蓄电池产业的同步发展。 

  蓄电池的分类。蓄电池的用途很多,与可再生能源和智能电网相关,可以分为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用户侧用蓄电池、新能源汽车用蓄电池。电力系统用蓄电池主要是为了应对可再生能源发展产生的剩余电力和频率变动;用户侧用蓄电池主要是用于构建都市型、孤岛型能源管理系统;新能源汽车蓄电池主要是提高其实用性、高效性,降低成本,提高标准化水平。 

  我国蓄电池产业的现状。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近年来我国蓄电池产业发展迅速,蓄电池产业技术不断升级,产量不断提高。据相关统计,截至2007年底,我国镍氢蓄电池世界市场占有率为22%,位居世界第二;镍镉蓄电池世界市场占有率为41%,位居世界第二;锂离子蓄电池世界占有率为13%,位居世界第三。 

  世界蓄电池产业发展预测。根据国际能源署对蓄电池需求的预测结果,因西欧蓄电池需求增大,2020年世界对电力系统用大型蓄电池的需求将扩大到5000万千瓦左右;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2015年世界汽车用蓄电池生产量如果换算成电动汽车的台数,将扩大到150万台,其容量将突破3000万千瓦时。 

  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建议。蓄电池技术已成为促进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性技术,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国外往往从电动汽车、智能电网发展角度确定蓄电池产业政策,以美国24亿美元新能源新政为代表。欧洲、韩国等积极开展蓄电池的研发,也出台了一系列投融资优惠政策。面对时代发展对蓄电池大容量、高性能、低成本的新要求,我国蓄电池产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主要面临技术开发、国际标准化、确保原料供应、再利用和循环利用等问题。 

  技术开发问题。与蓄电池产业发展相关的技术主要包括材料技术、加工技术和设备技术。与日本、德国等蓄电池产业技术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技术开发方面主要面临科研开发人员不足、过分依赖国外技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衔接力度不够、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导致技术流失等问题。建议政府加大对蓄电池技术研发的财政支持力度,构建产学研一体的蓄电池技术研发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前瞻性基础研究,加大与大规模风电与光伏发电并网相配套的蓄电技术、推动电动汽车普及的蓄电池技术、对电池材料进行评价的基础性技术、与分布式能源发展相配套的促进资源最优利用的蓄电池技术等的研发力度。 

  国际标准化问题。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一方面可以引领蓄电池技术发展的潮流,另一方面可以为本国企业进军国际技术市场扫清障碍。欧美诸国与日本正在大力争取蓄电池技术的国际标准话语权。我国需要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在准确把握蓄电池国际市场动向、剖析市场竞争现状、充分分析我国技术强势与弱势情况、全面考虑国际标准化的优缺点的基础上,圈定重大技术领域,锁定重大技术攻关项目,绘制我国蓄电池国际标准路线图,构建路线图实施机制,根据IEC等国际标准组织的相关要求,积极提交标准议案,并进行动态跟踪,适时调整应对举措,努力争取国际标准话语权。 

  原材料供应问题。原材料的制约会直接影响到蓄电池的成本,进而影响到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相关统计,我国蓄电池主要原材料锂的产量占全球产量的14%,镍的产量占全球产量的4.5%,锰的产量占全球的9.2%,钴几乎依赖于进口。建议一方面加大技术研发,提高原材料节约能力;另一方面应与澳大利亚、智利、加拿大、俄罗斯等蓄电池原材料丰富的国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构建与资源丰富国家的合作开发机制,确保原料供应。 

  再利用和循环利用问题。蓄电池在正负极材料与电解液里含有铅、镉和稀硫酸等有害物质,处理不当会给环境带来污染。蓄电池的再利用和循环利用既有利于环保又有利于原材料节约,降低生产成本。目前,我国对蓄电池再利用和循环利用的体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建议国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再利用和循环利用蓄电池的意识;通过立法强制相关企业推进蓄电池的再利用和循环利用;出台有偿回收政策,在工厂、办公楼、住宅区设置蓄电池回收点,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到蓄电池回收活动中;出台制度,鼓励从回收的废旧蓄电池中提取稀有金属。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phva.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南非计划新建六座核电站

下一篇:美国科学家发明有触感的人造皮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蓄电池产业技术标准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