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自动化要闻>国内首个机器人“大夫”上手术台

国内首个机器人“大夫”上手术台

发布时间:2010-09-09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自动化要闻 人浏览
关键字:

手术机器人

导  读:

  没有很长很深的刀口,只有5个直径约1cm的洞和很少量的出血,仅1个多小时,机器人“大夫”就将一头小猪的胆囊成功摘除。手术过后半小时,逐渐清醒的小猪已在手术台上挣扎起来。这是7月3日,国内首台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妙手A”(McroHand A)系统在天津大学举行鉴定会上的一幕。鉴定专家介绍,“妙手A”系统是国家863计划项目,在机器人系统机械设计、主从控制、立体图像与系统集成等关键 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它被中国科学院院士熊有伦等7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认为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事实上,国外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达芬奇”早在10年前就已在手术室中使用,而“妙手A”的意义,很大程度就在于打破了“达芬奇”的垄断局面。

  外科手术进入机器人时代

  从传统的开刀手术到机器人手术,人类历经了近3个世纪。

  18世纪80年代,维也纳外科医生Billroth 首次打开病人腹腔,完成了首例外科手术。这种传统的开刀手术被称为第一代外科手术并一直沿用至今。20世纪80年代,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标志的微创手术 取得突破性进展,在许多领域取代了传统开刀手术,称为第二代外科手术。进入21世纪,手术机器人得到开发并迅速投入临床应用,被认为是外科发展史上的一次 革命,也预示着第三代外科手术时代的来临。

  据在鉴定会上操作“妙手A”系统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姜雪明介绍,与常规开刀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在治疗效果、减轻痛苦、恢复周期、医疗成本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医疗辅助机器人系统可以说是外科学领域的再一次突破,大大拓宽了微创外科的范围。

  2000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达芬奇(DaVin-ci)系统成为美国第一个可在手术室使用的机器人系统。“达芬奇是目前最先 进的人工智能外科机器人系统,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泌尿外科、普外科、整形外科和心胸外科。”姜雪明介绍说。据悉,该系统拥有先进的三维立体视野,能模拟人手 腕、手指的灵活动作,并且克服了许多电视腔镜手术的限制及缺点。比如,相对于普通的胸腔镜手术而言,机器人手术不但可灵活操作,而且避免了医生因长期手术 导致的疲倦和手腕颤抖。姜雪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有了机器人的帮助,他可以坐着进行手术了。

  了解到,截至今年3月31日,达芬奇系统在全球已销售1482台。自200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外科首次引进达芬奇系统以来,国内已 有多家医院引进该系统,并进行了成功的临床应用。“妙手A系统”在鉴定之前也已经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解放军二炮总医院、解放军301 医院等单位开始试用。

  破解高昂手术费之困

  利用机器人实施外科手术,曾经被认为是一件遥远甚至是冒险的事,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外科手术机器人开始逐渐成为微创外科手术的主要潮流。解放军301医院外科专家徐阿祥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他们医院每天都要安排很多这样的手术,“有些人甚至都排不上。”

  不过,外科手术机器人的使用成本昂贵仍然是目前医院和患者的最大难题,这主要体现在购置费用高、手术成本高、维修费用高。据业内人士介绍,在国 外,利用手术机器人做常规手术、大手术、高难度手术,患者需增加的费用分别为1000美元、1500美元~2500美元、3000美元~4000美元。而 在国内,尽管已经引进了达芬奇系统,解放军301医院的机器人辅助微创外科手术却仍然只能按照传统手术来收费。

  “引进一台达芬奇系统约需人民币2000万元,每次开机费用就达6万元~7万元,患者根本承受不了。”徐阿祥说,尽管每做一例手术就要亏一次,但是为了掌握这项技术,解放军301医院目前一直在院方承担了很多费用的基础上坚持开展机器人微创手术。

  据“妙手A”项目负责人、天津大学机械学院院长王树新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达芬奇系统除购置费用高以外,手术耗材等也十分昂贵,比如刀具 每用10次就要更换,每4个月就要进行一次预防性维修,这使得更换耗材和维修费用就要达到机器人系统费用的40%左右,对医院和患者都是一笔沉重的负 担。”

  在王树新看来,国内自主研发的“妙手A”系统最终成本将只有国外产品的1/3~1/2,“耗材也不会那么脆弱,未来推向市场后将有助于降低同类产品的价格与维护成本,把机器人手术的费用大大降低。”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phq6.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三峡等大型水电站向“智能化电厂”迈进

下一篇:包装机械自动化的四大关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手术机器人
  • 进军医疗领域 川崎重工公开首款手术机器人

    日本川崎重工业和希森美康(SYSMEX)对半出资的Medicaroid于11月18日公开了8月获得生产销售许可的日本首款国产手术辅助机器人“Hinotori手术机器人系统(Hinotori Surgical Robot System)”。首先将用于泌尿器官手术,力争扩大到消化器官、妇科及呼吸器官手术等领域。

  • 微创介入手术机器人临床转化基地揭牌

    近日,“微创介入手术机器人临床转化基地”揭牌仪式在北京市海淀医院举行。该临床转化基地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医院共同组建,是双方合作创建“智慧医疗谷”的启航项目。海淀区委卫生工委副书记、区卫健委主任李劲涛为转化基地临床专家与科研专家颁发聘书。

  • 最小手术机器人诞生 外科手术机器人市场2024年达200亿美元

    随着医疗需求的增长与机器人技术的提升,手术机器人迎来了快速成长的良机,逐渐普及于各国医疗机构。另据最新统计称,目前全球外科手术机器人市场年产值约为40亿美元,2024年之前有望快速增长至200亿美元。

  • 世上最小手术机器人诞生 外科手术机器人2024年将达到200亿美元

    英国科学家日前研制出了世界上最小的手术机器人,这个称为Versius的机器人,可以模仿人类手臂,进行各种腹腔镜手术,包括疝修补手术,结肠直肠手术,前列腺和耳鼻喉手术,做手术时需要切出一些小口子,这样就可以避免实施传统的开放性手术。目前全球外科手术机器人市场每年创造的价值约为40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200

  • 募资4亿!天智航拟用1亿研发推广手术机器人

    天智航近日公告称,公司拟以13.26元/股的价格发行不超过3012.34万股,募资资金不超过4亿。公告显示,本次募集的资金其中1.1亿用于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市场推广及临床服务能力提升;1.35用于生产基地建设;1530万用于设立子公司;1.35亿用于股权投资及并购。

  • 医疗机器人公司天智航拟募资4亿研发手术机器人

    8月10日晚,新三板公司天智航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13.26元/股的价格发行不超过3012.34万股,募资资金不超过4.0亿元。公告显示,本次募集的资金,其中1.1亿元用于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市场推广及临床服务能力提升;1.35亿用于生产基地建设;1530万元用于设立子公司;1.35亿元用于股权投资基并购。

  • 癌症早知道!Auris手术机器人完成2.8亿美元D轮融资

    成立10年的圣卡洛斯手术机器人公司Auris Surgical Robotics日前完成2.8亿美元D轮融资。Auris说,肺癌每年的死亡人数比前列腺癌、乳腺癌和肠癌加起来还多。肺癌的危险有很多方面,其中一条就是发现太晚,癌症已经扩散。而Auris的技术能让医生在不切口的情况下发现早期肺癌,提高诊断的精确性,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 手术机器人引领医药行业人工智能!威高布局医疗产业

    中国医疗事业正加快转型的步伐,医疗改革效果显著,作为治病救人最重要的医疗器械也在接受着新一轮的考验。作为国内的佼佼者,威高集团在很早就开始对医疗行业进行了人工智能布局。威高集团研制出面向辅助胸腹腔微创手术的腔镜手术机器人“MiroHand”系统,弥补了中国近二十年来在手术机器人领域的空白。

猜您喜欢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