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海拔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输电工程,青海—西藏750千伏/±400千伏交直流联网工程,7月29日在拉萨、格尔木同时开工。按计划,到2012年12月,一直孤立运行的西藏电网将进入大电网的“怀抱”,西藏自治区将与困扰多年的缺电问题挥手告别。
该工程交流线路东起西宁,经日月山、乌兰,西至格尔木,直流线路由格尔木至拉萨。工程全长1774.2千米,总投资162.86亿元。
当天,在位于拉萨河畔的林周县开工现场,当地各族群众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许多农牧民放弃当天的劳作,特意赶来见证这一值得铭记的时刻。藏族群众巴桑激动地说:“青藏联网工程就是一条电力天路。”
青藏联网工程是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在今年7月初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把推进电网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工作。
自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西藏自治区电力事业从零起步,造福了各族群众。多年来,随着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电力需求大幅增长。但由于西藏电源建设困难,且电源具有结构性、季节性等特点,缺电、少电情况日益突出。
高新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是西藏最大的工业企业,生产水泥,年用电量2亿千瓦时。这个公司的电气总工程师董志升说:“缺电让我们从2007年开始每年停产五六个月。我们打心眼里盼望有更多电力。”
“是改善西藏各族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工程。”李克强副总理如此评价青藏联网工程。
据国家电网公司建设部主任李文毅介绍,这一工程经过高寒缺氧地区,其中1038千米的直流线路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超过900千米,翻越唐古拉山的最高点海拔5300米。线下地面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冻土层,约565千米。工程建设将面临技术上、施工环境上的诸多挑战。
工程所经地区普遍为藏族群众居住区、无人区,以及三江源、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等,如何有效地保护当地原始、独特且十分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如何切实尊重民族地区风俗习惯和宗教习惯,成为建设者们面临的又一挑战。
承担唐古拉山段施工任务的青海送变电公司总经理杜景全表示,将竭尽全力,把工程建设成绿色环保、和谐平安工程。他说:“建‘天路’,咋能不用百分之百的努力!”
让电力天路光耀青藏高原
7月29日,世界上迄今为止在最高海拔、高寒地区建设的规模最大的输电工程,青海—西藏750千伏/±400千伏交直流联网工程,在格尔木和拉萨同时开工。
这条空前的“电力天路”,将穿越雪域高原、巍巍昆仑,为青海、西藏各族人民输送光明和幸福。它不仅承载着电力能源,更承载着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
建设青藏联网工程,是贯彻中央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和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的一项重大举措。这项工程是国家今年西部大开发新开工23项重点项目之一。今后10年,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使西部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一个大台阶。电力是现代文明的载体和动力,电网是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当前,西藏自治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夯实物质基础,需要电力的坚强支撑。西藏“户户通电”工程使更多农牧民用上了电,青藏联网工程将使西藏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历程中,用上更高质量的电。
建设青藏联网工程,将从根本上解决西藏缺电问题,优化西藏电力结构,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输入强劲动力。由于历史和自然原因,长期以来,缺电成为制约西藏自治区发展的瓶颈。青藏联网工程将结束西藏电网孤网运行的历史,把西北(青海)电网调节性好的丰富电力资源送入藏中地区,彻底解决藏中电网缺电问题,特别是消除冬季枯水期出现用电高峰的电力供需矛盾。同时,西藏地区丰水期的富余电力电量可经青藏联网工程送入西北大电网,参与全国范围的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并转化为经济效益。
建设青藏联网工程,有利于维护边疆地区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加快发展是维护稳定的根本举措。电网安全稳定,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关系社会正常运行。西藏电网与西北(青海)电网相连之后,藏中主网将得到有力的外部支援,因主力机组停机导致大面积停电事故的风险将彻底消除。西藏电网的运行安全性将有质的飞跃。同时,电力将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带动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最终将给广大农牧民群众送去实惠。
建好青藏联网工程,是西藏电力事业发展的新起点,将实现电网建设史上的新突破。工程建成后,西藏电网联入大电网,公司将实现经营区域内所有省级电网的联结,西藏电网将更加坚强,社会用电将更加可靠。
青藏联网工程将为西藏自治区注入腾飞的力量。在深化西部大开发、推动西部跨越式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中,这源源不断的力量,也将把各族人民的心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