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上海市为沪上500座大型公用建筑能耗“问诊把脉”,在300座建筑安装“长效听诊器”。记者从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获悉,未来两年,上海在500座大型公用建筑进行能源审计,并在其中300座大型公用建筑上安装能耗分项计量系统,打造上海市的“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推动大型公用建筑的节能降耗。
能耗要“统计”也要“审计” “大型公共建筑由于用能需求大、人员集中等原因,耗能强度一向高于普通公共建筑。”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徐强告诉记者,大型公共建筑是指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从2006年开始开展大型建筑的能耗调查统计,调查数据显示,上海1000多座公共建筑,总建筑面积约占上海所有建筑面积的27%,耗能总量却占到所有建筑的57%,而大型公共建筑的单位能耗又是普通公共建筑的1~4倍,节能空间大,对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进行统计和管理非常必要。
上海将对全市1300座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办公楼进行全面的建筑信息调查和能耗统计,开发建立全市建筑能耗信息统计系统、能耗数据采集渠道和报送系统,并制定上海市建筑能耗统计管理办法。能耗统计之外,还将选择500座大型公用建筑进行能源审计。“能源审计是指有技术能力的,独立于审计主导方和被审计方的第三方机构,依据一定的能耗标准,针对被审计建筑的能耗状况开展调查。”徐强介绍,目前,上海已经有相应的能耗审计标准,但有能力开展能源审计的技术单位很少。
打造能耗监管的“市级平台” 分享计量管理系统就是安装在建筑内部的“长效听诊器”,它能够对每座建筑的照明、空调等能耗情况分项实时监控,并通过专业软件进行测算,通过分项能耗曲线图显示能耗情况。何处用能情况发生异常,曲线图都能够有所反应,便于物业管理方采取相应的措施“查缺补漏”。建筑科学研究院的建科大厦投入130万元,使用该系统进行节能改造,每年节约能源费40万元,效果明显。徐强告诉记者,这项系统今明两年将在上海300幢公共建筑上安装。在这个基础上,全市将建立重点行业和区级大型公建能耗监测站24个,并通过互联网连接各个监测站点,打造能耗监管的“市级大型公建能耗监测平台”。
2007年,建设部开始在全国建立了“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体系”,并选取北京、上海、天津等31个示范省市开展公共建筑的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和能效公示。据测算,节能管理体系建设的直接节能效果就是,全市每年可节约用电约3.82亿千瓦时,还包括提高建筑节能改造的内在动力,推动节能技术、材料和设备的更新换代等间接效益。“节能包括通过优化系统运行进行节能,也包括提高节能意识,促使人们行为节能。”徐强认为,如果这两方面都做好了,节能还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