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巨头们总也逃脱不了舆论的漩涡。日前,中石化又一次站在“风口浪尖”,原因是有评论人士测算,中石化出口的成品油价格远远低于国内成品油的零售价格。面对如此窘境,中石化方面立刻回应称,“这种说法严重误导了舆论和消费者。”
出口内销相差2倍多
“今年1至8月,中国出口成品油1496万吨,出口额66.5亿美元,平均每吨444.5美元,折合人民币3036元/吨。根据汽柴油密度折算,1吨成品油大约是1258升,因此,平均出口价格是3036/1258=2.4元/升。”上述评论人士在查询了中国海关的出口数据后,根据他的计算,得出了成品油的出口价格。
一语激起千层浪。在该消息见诸媒体后,不少消费者立即就联想到了今年以来节节攀高、屡次调价的国内成品油价格。经过最新一轮的调价后,一些地区的成品油价格甚至已经达到了去年国际油价每桶140美元时的价格。以上海最新93号汽油价格为例,姑且不论上述评论人士的算法是否得当,相差2.5倍左右的价格还是显得异常“扎眼”。即使按照8月份的零售价格来算,价格相差还是达到了2倍之多。
当然,如果该评论人士的算法属实,那么,中石化实属“贱卖”自己的产品。
“原来我们都还被蒙在鼓里,想不到出口油价这么便宜。”出租车司机张师傅在回复记者的短信时,颇为无奈地表示。
此外,该评论人士还表示,中国石油商有压内媚外之嫌。这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共鸣。记者在网上诸多相关的帖子中看到,跟帖的网友非常多,且大都表示“愤慨”。
中石化:不具可比性
对于上述爆料,处于舆论漩涡中的中石化立即就作出了回应。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周若洪、新财富首席分析师殷效东对外表示,这种说话是不科学的、不客观的,严重误导了舆论和消费者。
“按海关统计的金额和数量计算的价格为不含税价,而国内销售成品油价格包含了增值税、消费税以及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两者不具有可比性。”中石化表示,报道中提到的成品油出口价2.4元/升是根据1-8月海关统计的实际出口金额除以出口数量简单计算得出,而海关统计的出口金额和数量不仅包含汽油、柴油还包括航空煤油和价格比较低的石脑油、燃料油,按此计算的价格与国内汽柴油价格没有可比性。
中石化称,根据对海关今年前三季度统计分析,我国国有企业出口成品油占同期我国成品油出口总量的68.1%,此外,外商投资企业出口519.8万吨,占30.5%,同期出口汽油313.4万吨不到20%。“海关统计的贸易金额和数量都是按照进出口合同的数量和金额统计的,数量包含来料加工贸易的数量,而一部分来料加工贸易合同签订的金额并不是出口价格,而是加工费,导致按海关统计的贸易金额除以数量算出的价格偏低。”
中石化还表示,海关统计的汽柴油出口价格没有包含进口国国内销售费用,因此与国内汽柴油零售价格“也不可比”。
周若洪则强调,目前国内出口的汽柴油质量完全符合国际市场要求,在国内销售的汽柴油质量也完全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去年国内成品油资源紧张,为保证国内市场供应,中石化大幅减少了出口,今年受市场影响国内供应宽松,中石化恢复了出口,因此,今年的出口量高于去年。”
成本构成需公开
“这更多的还是中石化的自我说法,并没有完全解释清其中的相关情况,甚至有点自相矛盾的意味。比如,燃料加工跟中石化并没有关系,这也不会影响相关价格。”对于中石化方面的说法,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崔新生如是认为。
崔新生表示,最关键的是,在中石化的解释中,并没有将相关的成本构成公之于众,“由此,这种说法并不能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同”。
“要解决类似的问题,油价成本构成的公开是必须的。”崔新生认为,“另外,要指出的是,中石化应该以国内需求为重要前提,而不能老是‘分身’去加工别人的原油。”
其实,今年以来,这已不是中石化第一次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了。7月份,中石化被网友曝出了“天价灯”事件,紧接着又是“中石化北京20亿元买房”事件。尽管中石化每次都作出了回应,但却难逃诸多消费者的口诛笔伐。
业内人士认为,中石化应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不能总是以亏损为由要求国家相关部门上调国内成品油价格而不顾及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有数据显示,目前华南炼厂93号汽油不含税国内销售的出厂价为5065元每吨,而不含税的出口价格则只有4565元每吨,也就是说,目前国内部分地区的出厂价确实内外有别,高低不一。
!--/keyword-->!--keyword-->!--/keyword-->!--key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