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宁波水价上调45%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今年以来,全国各地纷纷上调水价。大城市中的天津、上海、南京、广州、兰州等城市相继调整了水价,尚未调价的银川、哈尔滨、重庆等城市,也已在酝酿调价方案。水价一涨再涨,尽管其中有复杂的原因,但专家认为,随着水资源的日趋紧缺,水价上涨已是大势所趋,水离“贵如油”的时代不远了。
日前在无锡举行的2009全球人居
环境论坛上,来自国际水协会、国际湖泊环境委员会、联合国环境署的专家以及国内水环境治理方面的专家学者和相关企业代表一同发出警告:水危机,将成为人类本世纪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缺水:危机就在身边
危言耸听?国际水协会主席戴维·卡门用一张地球卫星图片作为开场白。他说,地球表面70%是水,但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其中的1%,而这一比例还在逐渐降低。国际水协会最近对全球28个大型湖泊的调查报告显示,所有湖泊的每项“健康指标”都在下降,有的面积缩减,有的水位下降,有的污染严重,有的湖滨湿地全部消失。最极端的例子莫过于非洲大湖乍得湖在近40年时间内面积缩减了90%。
国家
环保局原副局长、研究员王扬祖介绍说,我国的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联合国环境署政府管委会主席戴维·安德森直接列出了水危机威胁人类生存的一系列数据:全球40%的人面临淡水不足问题,其中约3亿人生活在极度缺水状态中。全球每年有近1000万—2000万人因
水问题引发疾病,每年有300万儿童因此死亡。他还举例说,非洲的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人均每天只有四五升水,他们日常饮用水的1/3是来自处理过的
污水。为了收集更多的水,他们甚至用塑料网捕捉从海洋上过来的湿气。如按当前的水资源消耗模式继续下去,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35亿人口缺水,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将超过40个。
警醒:太湖流域率先
水资源日益紧缺,
水污染是罪魁祸首之一。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曾晓东说,拿“三河三湖”来说,淮河、海河、辽河60%的水是五类和劣五类水,太湖、巢湖、滇池则全部为劣五类水。2008年,我国污水排放总量572亿吨,COD排放量1320.7万吨,均为世界第一,远远超过水体环境容量。近年来,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2007年无锡供水危机的警钟仍在鸣响,水危机近在咫尺。
但水污染事件的发生现在看来对太湖流域是件好事。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朱铁军介绍说,自2007年无锡供水危机发生以来,太湖周边对水的认识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截至今年上半年,江苏已实际关闭小
化工3401家;颁布实行了我国最严格的水污染防治条例,严禁批准六大行业新改扩建项目;制订发布了《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排放限值》,指标基本接近或达到了欧洲最严格的标准。
紧靠太湖的无锡更是把48条入湖河流的上溯10公里范围内的339个排污口全部封闭,纳入污水管网,新铺设了6100公里的污水管道,将污水送到68座污水处理厂。有没有效果?老百姓最有发言权。一位到太湖蠡湖边散步的市民告诉记者,蠡湖现在的面积明显大多了,水清多了,湖边的湿地也恢复了。无锡市环保局局长刘亚民说,这是无锡实施的蠡湖综合整治工程和沿太湖六大湿地工程,湿地面积达到6.7平方公里,沿湖还有纵深200米的生态防护林带。经过整治,蠡湖水域的水质已提前达到了2010年的考核标准。
护水:借鉴国际经验
最近广东珠海实施了一项强制节水措施:企业或个人若用水超标将停止供水。原因是进入10月份枯水季节后,广东降雨量严重稀缺,比多年同期减少六成。更为严峻的是,
咸潮最活跃的西江流域主要水库蓄水量与去年同期相比锐减110.3亿立方米,下游磨刀门水道咸潮开始上溯并逐渐增强。珠海市于11月6日启动全市强制节水方案,若企业或个人11月份的用水量仍超过10月份用水量,将停止对其供水。
这实属无奈之举。论坛上,国际知名水专家介绍了许多国外保护水资源的先进经验。国际湖泊环境委员会科学委员会主席中村正久说,从日本治理了30多年的琵琶湖经验看,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主妇运动”,即政府向家庭主妇们宣传,鼓励她们不使用含磷的洗涤剂、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污水再利用,甚至用派发优惠券的形式引导她们保护水资源。另外,日本政府将琵琶湖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区块”,有保护区、生态涵养区、可开发区,用法律给予保障,任何项目都必须按照功能区划来实施。几十年坚持下来,如今的琵琶湖透明度很高,又能看到湖里长得正欢的水草,渔民又能捕到蓝鲑和大口鱼了。
先进技术的加快应用,也将给人类保护水资源提供支撑。犹他(无锡)环境应用技术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杨黎明博士告诉记者,蓝藻很可怕,但其实很有用。犹他州大学的研究表明,如果用犹他州面积的1/10用来开发可提炼生物柴油的藻类,生产出的柴油足以供给整个美国的柴油需求。而蓝藻有些不同,难点在于它的细胞壁纤维难以降解。但是,该中心的合作伙伴最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能把蓝藻的发酵率提高60%以上,这已经打开了蓝藻资源化利用的大门,为治理水资源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