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佛山政府对陶瓷产业实施政治政策以来,大部分陶瓷企业都在焦急地谋求长远发展空间。一些有实力的大品牌纷纷走出广东,圈地投资,使紧邻广东省的江西在发展工业上赚了个满堂彩。其它如湖南、湖北、河南、山西、辽宁、内蒙等也赢得了”游击战争“的伟大胜利。而大多数中小企业或者说有专业优势的中小企业,至今还在佛山苦苦支撑,希冀以”空间换时间“,苦撑待变。
世事无常,沧海桑田,产业调整的无序性和盲目的跟风”圈地“热过后,行业发展的局势开始出现明智而理性的变化。很多外出参与圈地的企业在投资实践中,碰得伤痕累累、身心俱疲。回首前尘,”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一句话,投资还是广东好。与此同时,广东省及辖下各级政府也开始商榷”腾笼换鸟“政策的可行性。对传统优势产业,特别是具有世界性名片性质的陶瓷产业到底如何发展,有了痛定思痛后的深刻反思。于是先后有了肇庆、罗定等地的探索性”火力侦察“.进入2009年后,这种探索开始变成成熟的决策,那就是在远离珠三角经济圈的粤北山区科学地布局建陶产业园,并逐步完善配套的服务设施。其特点有三,其一是点与点之间空间距离远,环境容量可承受,并且每个园区限制企业数量,既考虑环境问题,也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其二是对转移进工业园的企业提高技术门槛,从建设、规划、生产、环保等方面提出明确的量化标准,避免重蹈传统生产的覆辙,切实使产业水平得到提升;其三是该地的工业区水平亟待发展,可以安置大量农村及小城镇剩余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春节过后,先后有韶关的新丰及本月的清远清新两大高水准建陶工业园的奠基开工,就是很好的说明。
放眼粤北山区,纵深广阔、环境良好,虽然山高林密、水深流多,但交通发达、临近珠三角,从地理上占尽”前店后厂“的优势。不仅如此,这里语言相同,习俗相同,并且同属广东,政策环境与佛山大体相同,不用担心去外省被人当”猪“宰。佛山陶瓷企业将工厂迁进该地,营销中心完全可以留在佛山,生产营销不至脱节,人员调动管理也非常方便,特别是主要管理和技术骨干,只要还在广东,比动员去外省要省心得多,不至造成因工厂或企业转移而造成人才大量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