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贸易总体呈现逆差,但建筑服务始终是中国服务贸易中最大顺差项目之一。《2007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上此项顺差达到24.67亿美元,同比增长251.0%;其中建筑服务出口收入53.77亿美元,同比增长95.3%;进口29.10亿美元,同比增长42.0%。目前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转折,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分析必须放在巨大外部冲击的背景下考察。世人面对的已经是1929年至1933年大危机以来最严重的经济金融危机。
经济危机:蔓延至新兴市场
金融危机的总体特点首先是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破灭。尤其表现在美国、英国、西班牙等发达国家,其次金融部门损失继续扩大。
再次,发展中国家经济危机向政治危机的转化可能在2009年形成高潮。在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初,新兴市场没有立刻陷入危机,反而似乎成了避风港,不少企业投向新兴市场,以至于新兴市场风靡一时。但是随着危机的加剧,证明新兴市场热并不成立。今年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将进入一个高潮,而且出问题的恰恰是其中韩国、印度等比较成功的国家。
虽然在开始阶段新兴市场在全球金融动荡面前总体表现出相当的抵御能力,但近来面临的压力增加,融资成本越来越高,资金越来越难以获得,股市发生急剧修正(尽管是较高的基础上下跌的)。资本外流加剧,导致国际以及有些国家国内的流动性状况更加紧张。新兴市场借款人和金融机构将面临更困难的宏观经济环境。在信心降低以及流向这些国家的资本发生逆转的总体背景下,随着全球增长减速,滞后的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继续转嫁,政策制定者也将面临挑战。这些形势综合起来可能导致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内信用周期性紧缩加速发生。
金融危机引发到发展中国家的危机,第一个将是初级市场产品市场崩盘。第二个是发达国家外需萎缩,导致发展中国家出口减速或者下降。在危机升级之前,中国实行紧缩的宏观政策,一方面把国内通胀压力降下来,另一方面给国内货币政策调控留出了巨大空间。由此在危机升高、需要急剧转变的时候,我国政府不需要面临反危机对策和通货膨胀政策之间的冲突。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增值体制决定了政府没有那样的能力。
第三个可能是出现较多的政策危机和社会动荡。随着发展中国家日益走向经济危机,特别是初级市场的崩盘,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对出口收入高度依赖,这将对整个世界政治的稳定产生影响。所以预计未来发展中国家将产生较多的政治动荡,特别是一些大国利益涉及矛盾冲突比较深的国家,他们在2009年国内发生政治危机的风险是相当高的。中国企业对这些风险绝对不可忽视。
危机持续的时间取决于危机是位于哪种经济周期的下降阶段上面。有许多迹象表明,目前所面临的次贷危机有可能是经济长波周期下降阶段的标志。假如确实如此,那么我们面临的等待真正全面复苏的阶段将不是一年两年,而是要接近十年的萧条,对此我们要做好思想准备。
海外乐土:多方风险来袭
总体来说,目前这场经济萧条使中国海外承包市场严重紧缩。由于这场危机的起因由房地产过剩引发,这意味着中国海外建筑承包市场要面临比较严峻的考验。整个国际建筑承包市场的规模将在未来一两年之内很难恢复到原来的规模,严峻的形势给海外建筑承包队伍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首先是合同的风险上升。
从去年已经完成的营业额和合同额来看,海外工程承包市场形势似乎很好,但这仅仅是合同金额。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合同金额风险正在上升。就如由中国土木工程集团中标、合同总额83亿美元的尼日利亚铁路现代化项目,本将成为中国工程承包史上的里程碑,但尼政府于去年11月初通知中方公司暂停施工并移交该国交通部。发生变故的原因之一就是全球金融危机引发国际市场油价下跌,导致高度依赖石油产业的尼日利亚建设资金落空。在过去几年里,迪拜成为中国海外工程承包企业淘金的乐土,2007年中国企业从阿联酋取得了181份承包、设计咨询和劳务合作工程,合同额24.80亿美元,营业额14.83亿美元。阿联酋是中国海外承包市场的热土,但迪拜建筑市场也终将走向破灭,这片热土很可能会变成一些中国企业的伤心之地,比如说投入的资金收不回来,对此风险不可忽视。
第二个就是汇率风险上升。一些新兴市场如果陷入严重的货币金融危机,其货币将急剧贬值,持有当地货币计价的资产会严重缩水。
第三个是政治性风险上升。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危机和政治动荡乃至政变的风险,在2009年将急剧上升,应该把抽身而退的准备做得充分一点。
再一个是征收风险,而且可能会出现在繁荣民主、文明的国家。我们企业在这些国家的资产规模比较大。典型的就是去年平安投资富通集团损失的案例,这不仅仅是投资失误的典型,也是中国海外市场遭受非法征收的案例。企业经营者不妨抽出一点时间,对平安这起案例予以更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