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春秋沐东风,师门受业学电工;书生报国寻常事,盛世人生难再逢;
赖有诸君齐努力,会当学科争先锋;旧诗陈酒添新意,且待夕阳映晚红。
2007年在汪槱生院士八十寿辰庆典上,其夫人王钟秀女士吟诵了先生特地准备的这首《八十吟》,以示感谢。这里既有先生对八十华诞的总结,也有对生逢盛世的感恩,更有对美好未来的寄托。一代宗师的仙风道骨如莲心禅韵,洒落在众后辈的身上。
天堂很远 苏杭很近
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意即苏杭美如天堂。可天堂究竟有多美,没有人知道,因为去了的都没回来,也许真的太美了,所有去的人都不想回来了。但眼前的杭州确是真实的美丽,虽然笔者只是在去浙大校园的路上走马观花。
杭州的美给人一种灵动的感觉,怪不得这里人杰地灵。江浙自古多才子,各领风骚数百年。比如,这次要采访的主人公——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汪槱生先生。
这次是陪同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分会秘书长肖向锋先生前来采访汪院士,目的是为了真实记录我国电力电子领域专家的丰功伟绩,并指明未来发展方向,昭示后来人继往开来,将我国电力电子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虽然两院院士中的江浙人士居多,但在电力电子领域却为数很少,汪槱生先生则是其中佼佼者的代表。
汪槱生先生,1928年8月生,浙江省杭州市人,我国电力电子技术专家。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58年参加了国际上首创的电机双水内冷技术;1970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1kHZ100kW晶闸管中频感应加热电源;1975年研制成功改良型中频电源;1987年研制成功当时我国自制的容量最大的(1500kW)中频电源;1988年研制成功250kW/8kHz简单并联逆变中频电源;1991年后又研制成功模块控制的中频电源;领导开发了400Hz~8kHz、100kW~1500kW中频电源系列,并亲临推广应用于熔炼、热加工、热处理等行业;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浙大的院士办公室,我们见到了精神矍铄的汪院士,他说他这一辈子几乎都在浙大度过,从1945年入校读书后来又教书搞研究,到现在已经有63个年头了。
一代宗师 两袖清风
“汪槱生先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从事教学科研,至今已有近六十年的历史。他不仅教学而且教人,桃李满天下,为我国电力电子行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汪先生高尚的品德和渊博的学识得到了业界人士的广泛赞赏,并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
肖秘书长简短的开场白,把我们的思绪拉回汪院士风华正茂为中国电力电子事业奋斗的年代。
从1958年开始,汪先生跟随当时的郑光华教授和其他多位同仁一起搞双水内冷发电机研究,当时大型发电机很少,一年以后,他们研究的发电机容量提高了4倍。后来他们和上海电机厂合作制造了工业样机,并在全国推广开来。这个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
1958年以后,汪先生牵头研制中频感应加热电源。后来证明,应用电子手段产生中频技术,用大功率的电子设备代替发电机,开创了一个新学科。1970年,我国第一台1kHz100kW晶闸管中频感应加热电源在浙江大学问世。大功率电子设备代替发电机,不仅效率提高,自动化程度高,更重要的是,这一研究是我国自主创新的成果,再也不用依赖国外进口。汪先生在感应加热电源方面的成就曾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教委优秀科技成果奖、浙江省科技成果奖、中科院科技成果奖等。
1975年,汪先生的团队又研制成功改良型中频电源。1987年研制成功我国自制的当时容量最大的(1500kW)中频电源。1988年研制成功250kW/8kHz简单并联逆变中频电源。1991年后又研制成功单片机控制和模块控制的中频电源。领导开发了400Hz~8kHz、100~1500kW中频电源系列。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每一次技术的更新,汪先生都亲临工厂推广应用,免费提供技术指导,甚至维修。在研制成功晶闸管中频感应加热电源后,他还开办了多期中频电源技术培训班,无偿将中频电源技术辐射到全国。并且持续不断地与企业密切合作,带动研究所研究和解决了变流技术、控制技术、大功率技术和上述电力电子装置的应用技术等一系列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推动该项技术向全国企业扩散。目前,这些中频感应加热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机电、冶金、矿山、航空、交通、能源、军工等各行业的熔炼、弯管、透热、焊接、热处理和热加工过程中。迄今为止,在大功率电力电子产品中,感应加热电源是我国国产化程度最高的产品,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而对于回报,汪院士却很淡然。当年的技术推广,完全是无私、无偿、无保留的,他说“一切以祖国需要、人民利益为上,当时大家根本没有考虑过什么个人利益,什么专利问题。”惟一的一次“利己”行为,恐怕就是当时为了造实验室,他们向一家北方的技术引进方提出:不需要你们的钱,要换,就换些我们造实验室的木材。
而据浙江在线报道,汪院士的眼睛不太好,其爱人王钟秀老师说经常看到他眼睛几乎贴在显示器上看东西,家里两台电脑配的是19吋显示器,还是觉得字不够大。而当记者采访他时,他却说:“我打算过几天去买个24吋的显示器,已经看好很久了,因为现在比较贵,我等它便宜一点就买回来。”(现已用了)
对于荣誉,汪院士更是谦逊有加。“我的一些成果,都是许多同志共同完成的。我的工作中,尤其是中频电源的开发和电力电子技术专业的建立,更是许多老一辈同事们呕心沥血共同努力的结晶。为了学科他们付出了毕生的青春年华,他们一生付与东风终不悔,青春写得江山绿。我与大家‘旧巢共是含泥燕’,今天我当上了院士,飞上枝头变凤凰,实感惭愧。”这段话摘自汪槱生在浙江省自主创新大会召开前夕写给评委会的信,虽然获得“2005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但他却归功于团队。
夕阳映红 朝霞满天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授,汪院士当然最看重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
1972年,汪先生在浙江大学领导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以电力电子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专修班。1977年招收了我国第一批电力电子技术专业本科生,即现在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并组织力量自编教材,筹建实验室。1981年培养出我国第一批电力电子硕士毕业生,他本人也在同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我国第一位电力电子技术专业博士生导师。1989年至今,他先后领导建立了国内唯一的国家电力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室和国内高校唯一的国家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至今浙江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已培养了近百名名博士和三百多名硕士,每年在毕业前夕,该专业的学生便已被各企业、研究机构等一抢而空,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100%。在人才培养上,他始终倡导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鼓励学生学以致用。他说,“希望在我晚年时能看到电力电子事业更加兴旺发达。但有夕阳无限好,无需惆怅近黄昏。”
虽然现在已经有80岁高龄,汪院士还每周去学校给研究生开会,讨论工作,察看试验。他常常告诫学生,国家的崛起迫切需要科技工作的自主创新。显然,活到老,钻研到老,他希望将自己的毕生精力都奉献给我国电力电子事业的发展。
而对于中国电力电子行业的未来,汪院士认为前途光明,但任重道远。
电力电子行业在我国有很大的前途,因为能源是世界性的问题,也是我国摆在很重要位置的问题,而电力电子是节电的最主要技术手段,新的器件层出不穷,新的突破也不断涌现。目前电力电子行业的发展非常迅速,当然需要有正确的发展思路。
“我认为有两点很重要:自主创新和科学发展观”。汪院士很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他说,最近胡锦涛主席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就强调“我们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说明了自主创新的关键性,这其中又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原始创新,二是集成创新,第三就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国的经济虽然近些年来一直发展迅速,但在很多领域与国际上还有相当的差距。我国经济的发展从整体上来说还是属于粗放式的,是用消耗大量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等代价换来的。但我们不能一直走这样的道路,而是要走更高效的发展道路,那就是要依靠科技,靠自主创新。现在电力电子向“三高”(高频率、高电压、高功率)发展是趋势,我们一定要抓住机会。不仅要做好产业化,将IGBT、MOSFET等电力电子器件尽快引向大规模生产,满足市场现阶段的需要,但同时我们更应该抓一些原始的、基础的研究,研究院所、高校和企业合作研究新的技术,做好基础工作,因为我们不能总是跟着别人后面跑。电力电子将成为一个很大的产业,涉及面很广,需要各方面专家共同努力,这就要求我们的高校在培养人才上不仅让其基础扎实,而且要知识面广,要鼓励一定范围的学科交叉研究。
最后,汪院士强调,科学发展观对于电力电子行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他说,电力电子虽然是个前景广阔的行业,但一定要有组织有规划地发展,而不能一哄而上,做很多重复工作,走很多弯路。“比如风力发电,现在进入这个领域的单位太多了。虽然企业发展主要是市场经济行为,但并不意味着要市场经济就不要规划。因此行业的发展一定要有科学的观点,而且不能每个都说要做老大,应该是有主角也有配角。这就好比做一个汽车配件商也可以做得很大,不必都像一汽、二汽那样都做汽车制造。风力发电也是这样,大家都抢着进入会引起很多问题,因此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以及企业都要有一个科学的发展观,我觉得这个很重要。”汪院士的真知灼见,为我国电力电子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后记
当笔者整理完这篇采访稿时,正值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在北京胜利闭幕,我国体育健儿通过顽强拼搏获得了51枚金牌、100枚奖牌的辉煌成绩。我想,虽然不能像运动员在奥运会上一样夺取金牌,但如汪院士等一大批专家同样在电力电子领域为我国夺得了一枚又一枚金牌,他们的荣耀也同样被载入史册,昭示后人勇往直前。
这真是:
王(汪)者风范
犹(槱)如大海
生生不息
汪氏语录
“但凡我们能获得一些成绩,不仅仅是依靠个人的聪明才智或者是勤奋努力,但只有国家与人民的需要才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我们把它作为一份事业,一大帮子人,不同领域的人,多少年一起搞研究,才取得了这样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