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全国仅有578家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出版物约有23万多种,印数超过了64亿册,其中图书占到约29亿册。为这不到600家的出版社加上商品包装、金融证券、商品宣传等机构行业服务的印刷企业却有约10万家,而且还有新增的趋势。这个庞大的工业群体每年消耗的纸张纸板量排在美国之后占据全球第二的位置。
印刷企业过于庞大的弊害
全国大约10万家印刷企业,尽管服务对象繁多,但还是出现生产力过剩的问题。并出现了不合理地降低工价来争取印刷业务的现象。企业多并没有在有效的机构督促之下来改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依然是在CMYK+175线的模式主导下从事生产。创新思维和对境外IT业的了解甚少。出国参观考察停留在形式上,带回来的可供改进的技术信息不能及时付诸实施。印刷企业虽多,没有定期的研讨会或报告会,共享IT信息的渠道不畅,各谋其政,安于现状,使投入资金的回报率很少达标。这种现实如果不能有效地改变,必然会使一些力不从心的企业陷入困境。
解决的途径
1.组成小群体,增强资本力
当前欧美和日本每年在进行企业并购,其目的就是增强企业群体的资本运作效力,朝着市场需求的方向发展。鉴此应该由政府主导的机构,比如印刷协会来牵线,把同等规模的小企业5~8家组织成为协作群体,资金整合,按照商定的规划依次改变企业的经营面貌。
2.及时更新设备,创造新品种
资金充足之后,首先想到的是谋求符合市场需求的设备更新,不要仅凭广告宣传,最好亲临生产厂家问清设备功能,能否适应市场多样化需求的生产,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可否借此设备创造新品牌,以满足新订货机制。
3.谋求境外订货
由于印刷企业多,生产力过剩,所以应努力创造新技术品牌去寻求境外的订货,这是企业主必备的前沿思维。凡是超过100名职工的企业,都应聘请有外语水平的营销员。应该从行业中孕育出培训这类营销员的职工培训学校,此举为当务之急。
4.利用特种印刷争取外汇
特种印刷有65种之多,其中不乏可利用它来印制特殊的印刷品谋取超额的利润。有不少特种印刷品不但能受到国内人士的爱好,还会受到境外人士的青睐。例如,动感立体印刷品,集娱乐与教育为一体的动态立体出版物,高贵的文体印刷品等等,这些印刷产品都能向境外出口换外汇。
欧美日各国关注中国印刷市场
中国的广阔印刷市场,欧洲及美日各国都垂涎已久,印刷技术无国境,已经面临全球化。欧美日各国所关注的目标是如何将这些国家的国内需求输往中国。以日本为例,自2000年以来自中国向日本输出的印刷产品逐年在增加,以1999年为起点,八年来,日本印刷订货的输入增加到4.4倍。增加的内容主要为办公用印刷和包装印刷。据2006年统计,自中国输出到日本的印刷品总金额达到428亿日元,其中46.6%为包装器材,其次是占17%的办公用品。这说明中国的印刷品质优良和工价便宜。
为此,美国的用户和日本的用户不断向中国沿海的城市订货,据悉,日本的用户非常愿意把DTP的图像处理和印前工程的业务通过网络发往大连,因此,大连在一年中涌现出了40~50家5~10人的印前排版厂,据说训练有素的这些小厂一年当中,可处理3万件业务,完成后从网上传输,非常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