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省城将建立600个
交通流量采集点,根据车流量随时调整红绿灯的等待时间;新增500套电子警察设备,覆盖80%的路口,随时抓拍各种违法行为;建立10处高点监控,基本覆盖长江路等城区主干道路,一旦发现拥堵等突发情况,交警将及时处置……5月4日下午,合肥智能交通系统项目建设正式启动。据了解,整个项目将于2010年全部完工。届时,市民出行更加便捷,各个路口的通行效率也将大大提高。
首期工程昨日正式启动
4日下午,随着合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晓麟启动遥控按钮,省城智能交通项目正式启动。据介绍,合肥智能交通系统项目包括智能交通
控制系统、电子化执法系统、智能监控系统、指挥调度系统等4大系统、24个子系统以及配套的道路基础设施。
据了解,合肥智能交通系统建设预计要用2年的时间。根据轻重缓急程度,将整个系统分为2期建设。第一期建设项目重点解决目前市区道路交通秩序较乱、通行效率不高、交通违法突出的问题,提高交通组织、交通控制、违法查处以及“疏堵保畅”工作效率和水平。第二期建设项目重点解决交通信息的深度挖掘、分析应用、系统集成和协调控制问题,发挥出智能交通系统的最大功效。
为奥运火炬传递“护路”
据了解,首批建设项目主要在中心城区、2条环路、9条放射线已改建完成道路以及奥运火炬传递路线上。目前,交警部门已在奥运火炬传递路线上建设108处电视监控系统、100处交通流量、事件视频检测系统和50处超速、闯禁行违法抓拍系统。一旦遇到突发情况,交警指挥中心能及时掌握,并迅速调度警力。
电子警察将遍布各路口
目前,各建设单位已全部进场施工。据了解,整个工程将于2010年完工。届时,省城市区道路信号灯联网控制率将达到85%以上,协调控制率达到40%。省城将建立600个交通流量采集点;新增500套电子警察设备,电子警察将遍布省城各路口;建设10处制高监控点,交通指挥中心将随时掌握主干道的突发情况……
全市道路的交通信号、电子执法、视频监控等科技管理设施覆盖面更大、更广、更密集,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省城交通秩序混乱、交通违法行为普遍、局部区域道路拥堵等突出问题,基本建立交通执法电子化、交通控制智能化、交通组织信息化、交通指挥集约化的现代城市交通管理机制和模式,将大量的警力从路面解放出来,向农村、社区延伸,强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车辆户籍化管理等基础性工作。
□背景
省城目前智能交通建设水平落后
近年来,随着合肥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和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长,目前,省城平均每天有200多辆机动车上牌,但省城的道路基础设施薄弱,目前,省城智能交通建设水平只处于全国36个大城市的中下游,远远落后于南京、济南、杭州等先进城市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