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古便有“石湾瓦,甲天下”的佳话。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佛山引进国外的建筑陶瓷生产线,自此开始了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新阶段。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佛山陶瓷已发展成为产业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备,影响辐射面广,社会就业者众,享誉海内外,极具历史文化传统和地方特色优势的支柱产业。
据有关行业协会统计,佛山有陶瓷生产线1000多条,建筑陶瓷年生产能力达16亿平方米,卫生陶瓷年生产能力达1300万件(套),约占全省的90%和20%、全国的40%和16%、全球的25%和5%;陶瓷机械约占全国的80%,陶瓷色釉料生产约占全国的50%,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作为佛山优化产业结构重要组成部分的陶瓷产业调整提升工作进入全面推进的实质性阶段,全市陶瓷企业分四类进行调整提升,争取3年时间实现“一年初见成效,三年根本转变”。 7月11日,佛山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快推进陶瓷产业调整提升工作的通知》,这标志着佛山市陶瓷产业调整提升工作进入全面推进的实质性阶段。而从通知印发之日起,佛山市范围内不再新建(包括扩建)一般性陶瓷生产的企业,也不鼓励陶瓷企业在市内搬迁转移。并对现有企业分四类情况进行改造提升,降低陶瓷生产企业的密度和污染容量,腾出发展空间。
由于各方面的影响,佛山陶瓷企业从2004年的340多家,在2007年已经降低至280家,佛山正在发展总部经济,也就意味着佛山的大批的陶瓷企业将生产线转移至全国各地,3月29日, 佛山禅城(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陶瓷产业基地招商推介会在禅城举行。据了解,为给转移企业觅出路,禅城已与清新共建规划为9500的禅城(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
据清新县委常委童庆全介绍,禅城(清新)产业转移工业园规划首期总面积约9500亩,选址于清新云龙产业基地。工业区适合承接陶瓷、
建材、金属加工等传统产业,与禅城乃至佛山传统优势产业提升调整的需要相吻合。
按照禅城与清新签订的相关协议,双方合作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目标是在3至5年内打造全省最大的陶瓷产业转移工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