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董,请问您对东北市场有没有兴趣?”“有!可以明确告诉你。”
这样的一番对话发生在4月2日的“2008中国国际水泥峰会”会议间隙。发问者是吉林丰源水泥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忠谦,而被追问的宋董则是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下简称“中建集团”)董事长、中国建材董事局主席宋志平。
而就在不到一分钟前,宋志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在东南经济区已有南方水泥这一超大型企业,在淮海经济区也有中联水泥这一大型企业,我们将在北方建立起1-2个中型的专业水泥公司。”其意指北方市场的野心可见一斑。
宋志平透露,中国建材已经准备投入生产200亿元投入重组,“资金多用于水泥重组”。
业内人士亦认为,重组还将延续到场2008年。中国水泥协会秘书长雷前半治说,“联合重组将是贯穿整个‘十一五’水泥产业结构调整的一条主线。中国水泥市场将进入以大企业为主导的新时代。”
拓展北方市场
“联合重组应该是跨规模、跨领域、跨所有制的。”宋志平说,“我们准备在巩固淮海,扩大东南的同时,积极考虑下一个区域。”
这不免令人联想到最近中建集团祁连山以战略投资者身份认购了祁连山定向增发股份中的5000万股。双方表示:“中国建材愿意借助祁连山在西北地区的区位优势共同整合北方(西北)水泥资源。”
对于下一步与祁连山的具体合作计划,宋志平不愿过多透露:“我只能说,中国北方地区幅员辽阔,协同性只能在比较小的区域体现。所以我们打算在北方建立1-2个中型企业。”
宋向记者透露,中国建材集团准备投入重组的资金近200亿元,“资金多用于水泥重组”。而其目标正是北方市场,宋说,中国建材考虑的区域将以两条作为标准——“该区域内没有强有力的领导者,二有良好的市场。”
“我们具备资金实力,有详尽的资金安排计划。”宋志平说。在资本市场上,自2006年3月23日中国建材在香港上市以来,当年即列H股涨幅第二位,2007年则排到了第一位,并成为恒生指数股。
此前,宋志平亦对媒体表示:“我们召开了股东大会,讨论增发3亿新股,满足重组的资金需求,得到了股东们的支持,大家都看好我们企业的前景。”
作为国资委下仅有的两家以建材为主业的企业之一,中国建材在联合重组的道路上得到了来自各方强有力的支持。不过,宋志平强调,“虽然获得了方方面面的支持,但联合重组仍然是市场行为。”
宋志平反复强调,中建材集团还只是一个“新兵”和“小弟弟”,必须走联合重组的路。不过,中国建材自2006年以来的多次联合重组行为无一不表明,它正在打造一艘“航空母舰”。
自2006年以来,中国建材集团已接连并购20余家水泥企业、产能激增3倍,还与61家目标企业达成了联合重组的意向。2007年,重组徐州海螺、增资大冶尖峰后,中国建材联合湖南省国资委、浙江省的水泥龙头企业尖峰集团等、江西省的水泥龙头企业江西万年青水泥等共同设立的“南方水泥”轰轰烈烈登场,一场涉及上海、浙江、湖南、江西、福建四省一市的企业大联合大功告成。
经历了2007年重组大浪潮的水泥行业,将在2008年继续联合重组。中国水泥协会秘书长雷前半治说,“联合重组将是贯穿整个‘十一五’水泥产业结构调整的一条主线。中国水泥市场将进入以大企业为主导的新时代。”此前,2006年,水泥行业刚经历外资的大举进入。
“避免出现下一个浙江”
“虽然我们有很好的经验和商业模式,但是做大不容易,做强更不容易。”宋志平对中国建材的前景表现出担忧,这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虽然资料显示,2007年,我国水泥总产量13.6亿吨,较上年增长9.9%。1月-11月份水泥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04亿元,增长22.8%,预计全年实现利润总额可达240亿元,较2006年增长60%以上,创历史新高。
但我国水泥的产量约占全球的50%,却分散在5000家企业中。如2005年国内排名前十位的水泥企业总产能仅相当于法国拉法基集团一家公司的产能,其总产量仅占全国的比重15%。
“在这样的现状下,大企业一定要联手保护好我们这些年来结构调整的结果,尽量避免出现第二个浙江。”雷前治对记者表示。浙江水泥因为盲目扩张,出现了产量严重过剩和恶性竞争态势,水泥价格也随之走低。
对此,拉法基瑞安水泥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周海红认为原因出在监管上,“以往项目审批过程中,部分归属发改委,部分归属经贸委。”
对此,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建材处处长吕桂新给出了一颗定心丸:“等大部制改革理顺之后,相信不会再出现不同部门办理同一件事,也将避免重复建设。”
浙江浙江三狮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姚季鑫认为,“要改变这样的局面,必须把重点从产业技术层面的调整转移到组织结构的调整上来。”
宋志平认为整合的时间不会太长。“我认为二、三年的时间可以基本完成对中小企业的整合。之后便是对大企业的整合。”
事实上,外资对中国水泥市场重组大感兴趣。“我们也希望参与重组。”丹麦F.L.Smidth公司总裁Peter表示出极大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