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谷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孟先生这样总结国产清梳联的竞争优势:“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国产清梳联生产企业因为更了解中国的市场需求,工艺技术已经成熟,可以满足纺织企业的需要。”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棉纺专业委员会教授级高工苏馨逸一直关注国产清梳联的发展,他对国产清梳联的技术创新如此评价:在推广中不断完善,设备性能得到较大提高,实现了开清棉工程中的短流程,与国际知名厂家工艺流程配置相当。
山东、浙江、江苏、河北等地许多使用国产清梳联设备的企业认为,在
控制系统方面的完善和创新,为国产清梳联的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基础。这些完善和创新主要表现在:第一,从开清棉到梳棉机实现了连续均匀喂棉,郑纺机和青纺机在这个领域都有突出表现;第二,上下棉箱都采用了无级连续均匀喂给,使得棉层稳定均匀;第三,采用自调匀整。经过不断实践与创新,国产清梳联控制系统的技术水平以及生条重不匀、重量偏差指标已经达到同类产品的国际先进水平。“我们的目标就是一步步把清梳联的各个环节都做扎实,让国产清梳联完全顶替进口。”国内制造厂家在展会上忙碌地收集信息,他们的这种态度令人鼓舞。
前景:技术发展无止境
截至去年,全国1600多条清梳联生产线中,国产货已经占到1200条。“但科技的发展没有止境,目前,国际清梳联技术正向更高水平的智能化方向发展,他们积极改进各单元机台的性能,研究流程多种组合方式,这些趋势都需要国产清梳联有更多的提高,以满足企业需求。”中国工程院院士梅自强说,这表明国产清梳联面临的挑战还很多。
确实如此,近年来,虽然国产清梳联通过博采众长大大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但是自身的不足依然很明显,这突出表现在:开发研制方面,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国产清梳联的模块化、整体化、人性化设计有待提高,各种在线检测系统、锡林、盖板、自动磨针系统等需加快自主研发的步伐;加工精度与机械的可靠性、一致性还需提高。
国产清梳联要在新一轮的博弈中取得更大的胜算,任重而道远。但我们充满信心,因为毕竟国产清梳联的推广已有了很多成熟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