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能够自主设计、制造的核安全级阀门主要是安全二级、安全三级的闸阀、截止阀、止回阀、球阀、蝶阀、风道阀、隔膜阀、调节阀、安全阀等,阀门的口径从1/2毫米~40毫米,压力等级从150~2500磅(lb),材料有碳钢、不锈钢,阀体成型方式有铸、锻、板焊结构,驱动方式有手动、电动、气动等。
能够设计、制造这些阀门的厂家,我国已有10家,其中8家取得设计、制造(SZ)资格许可证;2家取得制造(Z)资格许可证。
随着中国核电建设渐渐驶入快车道,核电“国产化情结”变得越来越强烈。有媒体报道称,有关部门提出,希望在未来三四年新的核电机组建成之后,核电国产化程度能从50%提高到70%以上;更有一种心急的观点,认为中国在“十五”期间就能使国内核电设备平均国产化率达到75%以上。这些说法给人们一种感觉:国产化已是囊中之物。然而,有一个事实却被忽略了:我国目前在核电设备的设计、制造水平上与国际市场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
谁绊住了国产化的脚步
数字也许最能说明问题。据统计,目前建成和在建的870万千瓦核电机组中有720万千瓦分别从法国、加拿大和俄罗斯进口,而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核电站只有秦山一期30万千瓦和秦山二期两台60万千瓦核电机组。面对这样的尴尬,国务院核电领导小组的专家认为,我国的核电在施工和运行方面已经基本能够自主化,但设计和制造方面距离国际水平尚有一定的差距。自主化要以自主设计和自主采购为核心,坚持自主运行,带动设备制造的自主化。设计是龙头,没有自主设计,设备制造国产化无疑是一句空话,这是核电国产化的第一道门槛,而另外一个门槛则来自于制造业本身。
仅以阀门为例,与国外相比,国内阀门生产企业还存在为核电提供的阀门种类不够齐全,设计水平、毛坯件生产技术(如:核安全级阀门的铸钢件对钢水的化学成分含量、均匀度要求严格,不允许有夹渣、气孔存在)、机加工技术、辅助制造技术、试验技术和试验手段均有差距,必须进一步开发核电阀门产品,确保产品质量,才能满足核电阀门国产化的需求。
从国内核电设备制造企业的装备能力和水平上看,业内专家认为,我国的核电设备企业并不比国外差,国外有的我们都有。但是,我们的制造工艺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另外,核电装备制造的标准远比其他机械更为严格。中国核电设备制造企业在管理水平上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尤其是企业核安全意识不太强。我国核电的发展路线是轻水压水堆,技术接近第三代。目前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汽轮机组仅有65万千瓦,而国际先进水平一般都达到百万千瓦级,最高达到135万千瓦。中国是世界上第八个能出口核电站的国家,而摘取这一荣誉的不过是出口到巴基斯坦的在2000年6月投产的30万千瓦核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