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长庆油田高精度全数字地震技术创新(上)
发布时间:2007-05-17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
行业资讯
人浏览
阿拉伯神话中,一声“芝麻开门”,阿里巴巴打开了宝藏的大门。苏里格气田开发现实中,多项技术的创新与集成,打通了制约气田开发的技术瓶颈,而在这多项技术创新中,一项关键技术的突破找到了气田开发的密码,长庆油田研究院无疑是苏里格气田的“阿里巴巴”。从62%到90%2000年8月26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的一口天然气探井完井试气。随着一声长啸,强大的气流喷薄而出。日产量高达120多万立方米的苏6井宣告了我国陆上第一大气田苏里格气田的诞生。
根据苏6井及周边其他探井压裂措施后的产能情况,人们最初雄心勃勃地为苏里格气田制定了平均单井日产40万立方米的开发方案。但方案之后一再下调,造成这一现实的原因,是苏里格气田异常复杂的储层特性。
人们把日产量能达到1万立方米、可以稳产三年、最终采出量在2000万立方米以上的井定义为Ⅰ+Ⅱ类井。可是直到2005年,在完钻的数十口开发井或开发评价井中,Ⅰ+Ⅱ类井的比例只有62%。有关专家通过计算后得出结论,如果一个区块的Ⅰ+Ⅱ类井达不到80%,那么这个区块的开发将无经济效益可言,甚至是亏损的。
世界上最令人无奈的事,莫过于明明知道一个地方埋有宝藏,却不知道怎么把它挖出来。从2000年8月到2006年初,面对苏里格气田,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在这种无奈中度过了近6年的漫长等待。
2006年4月4日,位于苏里格气田苏14区块的一口开发评价井苏56-8完钻。第二天,该井的姊妹井苏58-8也钻穿目的层。此后,按照长庆油田研究院确定的井位,苏14井区有30口类似的开发评价井相继完钻。
这30口井的井位坐标是在一种叫做高精度全数字地震的全新技术下诞生的,所有关心苏里格气田的人都在期待最终的结果。9月中旬,结果终于出来了:30口井中,有27口是人们所期盼的Ⅰ+Ⅱ类井,比例高达90%。至此,制约苏里格气田实现规模有效开发的技术瓶颈被打破。
从浓妆艳抹到不施粉黛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声称地震勘探已经进入数字时代。但确切地讲,当时人们只是进入了数字处理时代。也就是说,地震采集中获得的仍然是模拟信号。只是在处理时,首先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再对这些转换来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解释。转换时,采集的记录要滤除噪声,因此,曲线较为漂亮。但这种地震技术也有致命的缺点。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庆忠等地震勘探专家就曾指出,这一技术有两大缺点,一是野外组合采集保真度难以保障;二是在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中会丢失有效信息,造成一定的信号失真。虽然这种失真度非常小,但苏里格气田的有效储层与非有效储层之间的地震特征差别极其微小,这种微小失真足以淹没储层和非储层之间的这种差别。恰恰是这种“淹没”,对苏里格的储层预测和井位优选造成了致命的影响,使得Ⅰ+Ⅱ类井比例长期难以大幅度提高。
本世纪初,法国的sercel公司研制生产出了一种叫做Dsu1的新型检波器。这是一种用于高保真数字单点接收的地震采集检波器,采集的信号本身就是数字信号,具有很高的保真度。但也有缺点,那就是抗噪能力降低了,对采集环境的要求非常高,高灵敏度以及非噪声压制,使得地震原始记录不太漂亮。对此长庆油田物探专家、全数字地震攻关的负责人史松群曾形象地比喻,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就好比两个女人,一个因浓妆艳抹而俏丽迷人,一个虽不施粉黛却天生丽质。
然而,正是由于Dsu1的不施粉黛,险些葬送了这种检波器在中国的前程。那次考察后,中国石油购买了一批这种新型检波器,装备了几支地震队。2005年11月,按照长庆油田研究院的设计方案,在苏里格气田苏14井区东南部100平方千米的区域,实施了一次二维地震采集,用的就是这种检波器。但采集数据一出来,人们都傻眼了:按传统观念对资料的评价标准,这些资料大部分是不合格的。是采集环节有问题吗?不可能。因为采集过程实行甲方、第三方和专家组三方监督,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激发时段都是选择在无风无雨的天气里,而且做到了人禁声、车熄火,排除了一切干扰。这些“不合格”使物探工作者们陷入了两难的选择之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