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长庆油田高精度全数字地震技术创新(下)
发布时间:2007-05-17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
其它
人浏览
<FONT style="FONT-SIZE: 16px"> 科研人员利用这种地震资料进行苏里格气田差别极小的围岩与储层之间的识别处理,其方法国内外尚无可借鉴之先例。由于盒8层和山1层内有效储层和非有效储层之间没有固定的波阻抗关系,常规地震反射没有特定的响应,基于传统地震技术进行的储层预测存在很大的多解性。也就是说,苏里格气田的气层、差气层、砂泥岩,在传统地震属性中其响应是模糊或者是不固定的,对于这样复杂的储层,新采集的地震资料能解决问题吗? <BR> 为了解决苏里格气田的储层预测和井位优选问题,长庆油田曾在2002年苏6井区先导性开发试验区内,运用传统的三维地震技术确定了31口开发井,其中Ⅰ类井只占29%,Ⅱ类井占25.8%,达不到经济有效开发要求的Ⅲ类井的比例却高达45.2%。随着苏里格气田重大开发试验区转向苏14井区,能否把Ⅰ+Ⅱ类井比例提高到80%?人们把希望寄托在高精度全数字地震资料采集以及配套的处理及解释技术攻关上,长庆研究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BR> 一个个不眠之夜,一次次苦思冥想,终于有一天,就像阿里巴巴获得“芝麻开门”的密语一样,专家们从多分量地震勘探中Z分量的应用受到启示,找到了破译数字信号的密码。他们发现,采集的数字信号,虽然与传统采集的记录相比,并不漂亮,但保真度却很高,能给处理和解释人员以更可靠的研究依据。而此前传统地震采集与处理中,尽管尽量做到把失真度降到最小,但正是这个“小”,模糊了苏里格气田有效储层与非有效储层那个极小的差异,而高精度全数字地震则完整地保留甚至放大了这种差异。解决问题的关键终于找到了。利用这种地震技术解决苏里格气田有效储层预测的试验也由山重水复,步入了柳暗花明。 <BR> 在此后的井位优选实践中,长庆油田研究院加大攻关力度,开展有针对性的处理,通过叠前弹性阻抗以及弹性参数的反演,结合常规AVO分析和叠后子波衰减的计算,综合预测有效储层,逐步形成了独特的高精度全数字地震勘探的技术方法系列,并在苏里格气田的开发实践中推广应用。 <BR> 从无人问津到大行其道 <BR> 高精度全数字地震技术体现了一种全新的地震勘探理念,采集中强调大偏移距和高密度空间和时间采样;宽频带、高保真数字检波器单点接收;在高速层以下适当位置激发。处理中,以得到高品质的CMP道集资料为目的,强调振幅、频率的完全保真。解释中,以叠前提取各类弹性参数为目的,最大限度地降低叠后地震储层预测的多解性。长庆油田研究院针对数字地震采取的一系列创新措施,甚至让生产Dsu1检波器的法国sercel公司都始料未及。该公司技术专家在了解情况后曾感慨,没想到我们生产的仪器能够在中国推广的这么快,而且应用水平这么高。 <BR> 苏里格气田是我国迄今为止探明的最大天然气田,已经探明储量高达5336亿立方米,而以整个大苏里格地区,除了已经探明的储量外,可能还有2万亿立方米的储量可望近期探明。与高含硫的四川盆地气藏和超高压的塔里木盆地气藏不同,苏里格气田的天然气几乎不含硫,而且组分中甲烷的含量高达99%以上。这些巨大而优质的天然气储量,一旦实现有效开发,将对缓解我国天然气供应的紧张局面,保障首都北京的安全平稳供气具有重要意义。高精度全数字地震技术在苏里格气田的试验成功,将使这一巨大的地下宝藏变成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这种地震方法的推广应用,对于鄂尔多斯盆地大面积分布的陆相砂泥岩互层岩性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BR> 苏14井区重大开发试验区全数字地震技术的试验成功,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副总经理马新华、副总工程师赵邦六、长庆油田公司党委书记冉新权、副总经理李安琪等领导先后听取了长庆研究院的专题汇报并给予高度评价。在苏里格气田的勘探中,针对尚待探明的控制储量区,在今后几年已经部署全数字二维地震采集9000千米。在苏里格气田的开发中,为提高Ⅰ+Ⅱ类井比例,参与气田开发的5个未上市企业,也已全面开展了高精度地震技术类似的技术攻关。 <BR> 高精度全数字地震技术在苏里格气田的试验成功,也引起了参与该气田合作开发的法国道达尔公司的注意。2006年下半年,法国道达尔公司高级地球物理顾问Jean-LucPiazza先生带领的地震采集和储层预测专家一行3人来到长庆油田研究院,专程进行高精度数字地震技术的技术咨询。在听取了长庆油田研究院的介绍后,法国专家高度评价了这种技术,称这种技术是真正的数字地震技术,其应用水平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BR> 在高精度全数字地震技术产生之初,人们曾经对其产生过怀疑或迷惑。而今天,这种怀疑和疑惑早已被现实打得粉碎。目前,这项代表岩性地震勘探发展方向的配套技术,已经在苏里格气田大面积推广应用。在这场新的地震技术进步中,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在打造国际一流的低渗透研发中心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FONT>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