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病灶”的长期交互作用,已在中国机电的出口肌体中产生了五种“并发症”:
一是企业以扩大规模、抢占市场为主旨的低价竞销严重,无序的内部竞争使企业出口数量增长并未带来利润同步增长。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彩电、计算机、手机和DVD生产大国。截至目前,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数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共有37种,可“量增价跌”似乎已成为我国出口产品的必由之路,制造大国无法分享到更多的利润。数据显示,我国彩电行业利润仅为1.7%,而且多个型号的平板电视利润甚至出现负值。
二是出口企业数量众多,但出口品种单一,出口产品结构失衡且出口市场分散。以汽车工业为例,目前国内汽车出口企业达到1175家,比世界其他国家汽车出口企业的总和还多。而我国年出口10辆汽车以下的企业高达669家,出口1辆的企业有204家,出口目的国(地区)则有180多个。从出口结构来看,德国汽车和成套散件出口占机电产品的份额为21%,日本、韩国和法国均达到了19%,加拿大更是高达35%,而我国仅为2.6%。
三是贸易摩擦加剧,一些优势产品被迫退出传统市场。有关统计显示,2005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共遭遇11起国外的反倾销、特保调查和保障措施等,涉案金额达3.2亿美元。随着机电产品贸易规模的扩大和贸易不平衡等问题的加剧,机电产品贸易摩擦将成为下一步贸易摩擦的重点领域。例如,中国的彩电价廉物美,原来在欧美市场很畅销,但自从被欧盟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后,现在已完全退出了欧盟市场。而在“彩电风波”中,欧盟选择的替代国是新加坡,新加坡的人力成本是我国的20倍左右。中国的自行车,在欧洲、加拿大、南美市场均遭遇反倾销,南美的中国自行车市场已告丧失。
四是缺乏自主出口品牌,贴牌出口占绝对主导地位,渠道受控于人。目前我国自主品牌出口所占比例不到10%,而机电产品名牌更是少之又少,绝大部分出口是使用外方品牌的加工贸易和以贴牌为主的订单贸易。2005年,作为中国DVD出口领头羊的广东省共出口DVD1.07亿台,其中以贴牌形式为国外品牌做加工贸易的产品为1.02亿台,占出口总量的95%。“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也就意味着两头受制于人,我国DVD产业的迅速衰退给家电产业乃至整个机电工业上了沉重的一课。
五是缺乏核心技术、技术标准和质量认证,知识产权纠纷不断,“交学费”成为跨国大鳄对国内机电行业的“必杀技”。中国机电产品在出口质量、效益等方面积累的深层次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机电企业的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不少企业缺乏自有产权、核心技术,科技含量附加值高的产品比例不高。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国内企业不得不将每部中国制造的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至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我国制造业若要长足发展需关注以下几点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苦中求生,艰难前行,虽然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自身也已伤痕累累。这种粗放型增长如果得不到根本性改变,我国企业必将付出高昂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增长也难以为继。而人民币的“升升不息”还将可能在短期内使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势头受挫。相比汇改前,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已达6%,占据我国机电出口绝大部分份额的消费电子类产品、家电产品、数据处理设备等对汇率波动比较敏感,最易受到直接冲击,而且这些产品面临的国际竞争非常激烈,依赖的又往往是低廉劳动力支撑的低价优势,汇率的波动很容易产生出口替代,流失客户及市场。
因此,我国制造业要想改变目前状况,首先,装备制造业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机电工业,应放弃“以市场换技术”的幻想,不能让“合资——亏损——独资”的外商吞并“三部曲”如怪圈一般到处演绎。长期以来,我国利用外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其中又主要集中在机电行业,约占总体利用外资规模的50%以上,并呈持续增长的势头。这既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也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错误倾向,那就是各地方把吸引外资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国企改制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在地方政府鼓励下,一些跨国公司乘机加紧并购我国各地方的机电行业排头兵企业。他们凭借强大的优势和公关能力,廉价收购我国骨干企业的优质资产、独有品牌、核心技术和制造能力,将其纳入合资企业,力图控制企业经营权,最后逐步迫使中方退出,达到消除潜在竞争对手、垄断我国市场、压制我国技术进步的目的。如美国吉列公司收购南孚电池案例,南孚电池自从成为“吉列”的子公司后,生产设备与能力闲置了一半,并且为了避免与母公司旗下的金霸电池在海外市场的正面冲突,放弃了海外发展战略,强劲的出口势头戛然而止,这个曾经红火的民族工业企业的发展陷入了重重迷雾。截至去年底,世界上最大的10家工程机械公司,已有9家全面进入中国,并购重点直奔我国工程机械业、电器业等领域的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如何在合作中保持独立自主,不被外资“吃掉”,是我国机电工业在国际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与外资“联姻”而不丧失“主权”,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国内机电企业应坚持对国内、国外营销渠道的控制权。如果国外渠道被外方控制,我国企业根本无法开拓国际市场,成为国际化、全球化企业的希望将彻底落空。只有理性引进外资才更有利于利用外资,并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