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造:提高缝纫机产业机电一体化水平的关键(上)
发布时间:2007-04-24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
行业资讯
人浏览
目前,世界缝纫机生产主要集中在德国、日本、中国及韩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工业缝纫机产量最大,占全世界产量的50%以上。中国在常规产品如平缝、包缝上,已基本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近年来,在特种机及机电一体化产品方面也有突破,但产品档次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
我国的缝制机械工业规模之大,在当今世界上已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与之匹敌,然而就目前行业技术创新的状况而言,我们仍停留在量的扩张上,缺乏的是质的飞跃。我国的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能力不足、技术水平较低、同国际品牌间的竞争力不足。现阶段还是主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研发工作大多停留在模仿设计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颇为鲜见,产品徘徊在中低档上。虽然出口到了世界各地,但是,大多数产品并不具备核心技术,附加值低,更不要说品牌价值了。
产品供求走向两个极端:一方面,技术水平低、档次低、附加值低的产品过剩;另一方面,技术含量高、档次高、附加值高的产品相对供不应求,仍需进口。我国出口的正是那些中低档产品,以价格优势广种薄收。至今仍有不少企业盲目地将资源投入到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中,千军万马挤一条独木桥,所谓“新产品”开发,已演变成部分企业的相互抄袭。不少企业科技投入较低,科技开发人员力量薄弱,工艺技术落后,生产设备陈旧,时间速度跟不上,质的提升大大滞后于量的增加。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没有强大的自主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我们就没办法去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就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增强进一步深入开展创新技术的紧迫感。
我国缝制机械工业主要采用跟随式战略,以先进国家的技术和产品为母本,以引进消化吸收和模仿测绘为依托。在产品结构和技术上很少有新型发明专利,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在缝制机械领域内还没有独创性的技术和重大产品。一个不容忽视的严峻现实是,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受到国外知识产权的“围剿”。国外缝纫机协会曾多次向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出示我国部分缝制机械企业仿制国外产品技术的清单,要求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保护国外缝制机械企业的权益。这造成中国企业在国际缝制机械市场上的被动局面,严重影响了我国缝纫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如何突破国外专利的制约,已成为行业当务之急。
必须提高技术含量
我国缝制机械行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生产规模迅速扩张,产量急剧增加。因此,业界迫切需要确立核心竞争力,要将“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这需要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研究新技术、新产品,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有利于企业竞争能力的增强和效益的提高,而且有利于缩小行业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优化产业结构,保证行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中国缝制机械行业要摆脱跟随式的落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的快速发展,必须加大知识生产的力度,用自主知识产权不断提高产品的含金量,锻造国际品牌。在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越来越快的今天,争先抢占科技产业和经济制高点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重大国策。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知识生产的比重,是缝制设备行业的重要任务。
时代发展到今天,缝制设备已不像过去人们所认识的手动和脚踏式家用缝纫机那么简单,而是技术水准和精密度非常高的机电产品,即便是家用也已经电脑化和智能化,尤其是工业缝制设备对科技水平的要求很高。中国的产品大多数处于中低档次,最近几年国内企业实施跨越式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和产品研发力度,无油润滑电子平缝机、电子高速曲折缝纫机、自动开袋电脑刺绣机及控制系统等大批科技含量、附加值高的产品和技术的突围已经在进行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