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场登机时,都会将货物寄存,拿着一张条形号码单,等到下飞机的时候,就在货运口等待货物随着滑轮出来,到自己的时候,就可以把自己的货物提走。这种货运模式,其实就是航空物流信息化的一个缩影,各家航空竞相提升物流信息化,以适应越来越多的货物运送的要求。
航空物流逐渐走旺
据美国波音公司预测,2020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民用航空市场,目前中国航空运输总量年增长率超过9.3%,远远高于同期全球4.7%的平均增长。
而信息化作为现代航空公司提升效率、整合资源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航空物流信息化,实施准备到位的航空信息化,航空物流能以更安全的方式、更便捷的手续、更短的时间,完成货物运输的全过程。
航空物流信息化是以航空运输为主要运输形式,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连接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使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众所周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航空运输因其所具有的高速度、节约供应链运输总成本的优势,使其成为全球经济持续增长和全球物流市场健康发展的推动力量。航空物流业比较适合运送附加值高、时效要求高、鲜活易腐的产品。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增长,航空运输需求逐渐走旺,呈现加速增长趋势。在海运与空运的竞争中,航空货运从价值上已占到了世界货运贸易额的40%。据国际民用航空协会预测,世界航空货运业务在今后20年内将增加3倍。
据了解,目前在航空物流领域的信息技术主要是以下四大类:
一是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技术,包括网络、EDI电子数据交换、GPS卫星定位、GIS地理信息、条码、智能卡等。
二是管理软件,包括CCS货运社区系统、SCM供应链管理系统、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
三是运输、装卸、搬运技术。
四是仓储技术,包括自动化立体库、货架、托盘、分拣、条形码、识别系统等。毋庸置疑,航空信息技术正在朝着实时化、智能化和先进化方向发展。
物流信息化期待腾飞
航空物流具有快捷、高效、节约运输总成本的优势,已经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航空物流相比,国内航空物流在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以及信息化基础方面上还有很大差距,远不能适应航空物流的快速增长。
首先,缺乏一个坚强的指挥中心和内部有机连接的运行网络,是搞不出成功的航空物流。
真正的现代物流必须是一个指挥中心、一个利润中心,企业的组织、框架、体制等形式都要与一个中心相符。
一方面,要求分部坚决服从总部,总部对分部有高度的控制力,分部在作业上作到专业化、流程标准化。
另一方面,总部必须具有强大的指挥、设计能力、对市场把握的高度准确性和控制风险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对市场的迅速反应能力,必须以实现信息化、网络化做保证。
在现代物流的管理与运作中,信息技术与信息网络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就是公司形象和核心竞争力的标志。
因此,大型的专业物流企业通常都设有运作管理系统、质量保证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和客户管理系统。
其次,在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上也明显滞后。最为突出的问题有二:一是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都还比较落后,如条形码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物资需求计划(MRP)和企业资源计划(ERP)等物流管理软件,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水平较低;二是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交流平台,以EDI、互联网等为基础的物流信息系统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当前,由于许多航空货运企业选择自行开发或委托其他计算机信息网络公司合作开发计算机货运管理系统,各自使用的技术不同,设备互不兼容,无法实现全国范围的联网,而且功能不够完善。造成了货运信息资源和网络技术资源的严重浪费,严重制约了我国航空物流的发展和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中国航空企业作为代表中国形象的先锋和窗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相信随着加强IT技术的应用投入、与国外同行尽快缩短差距等方面,中国航空企业不仅有着切实的目标,更有详实的实施计划和操作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