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将在2020年建成世界信息枢纽和物流中心,然而目前交通运输行业内部各自为政的分散管理模式使得现有的信息共享仅仅局限于自身系统内部。因此,上海尽早形成政府层面上的综合运输系统信息平台,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运输系统的物流信息共享已成为当务之急。
智能科技 优化运输效率
高速公路上一路不用停车就可自动缴纳全部费用——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可在车辆通过收费口时快速读取其卡号,上传至收费管理中心并判断通过车辆所持卡号的合法性,对持无效卡或无卡的车辆,系统可向控制中心发出警报信号或抓拍车辆图像等。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3G技术逐步成熟,客户可通过上网或拨打呼叫中心电话查询,随时了解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状态;货主可以得到最为快速、合理的物流路线,并在进入货物丢失或运输事故多发地段时得到温馨的提示信息;作为物流集团,则对车辆的车牌号、类型、吨位、颜色、保险信息、安全纪录等进行集中统一的信息化管理……目前,作为上海建设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内容的一部分,车载导航系统、GPS车辆调度、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等项目已不同程度地走近上海物流业。全面推广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现代物流运输的主要特征和发展方向。
各自为政 壁垒尚待突破
现实中,一般货物从产地到消费地往往要由几种运输工具共同完成。如果能合理实现各种运输系统的信息共享,就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而一些智能交通技术功能的实现或扩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综合运输系统的信息共享化。
但据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许俭俭介绍,物流配送方面,上海目前还未形成政府层面上的综合运输系统信息共享平台。由于交通运输行业内部的分散管理模式,使得现有的信息共享仅仅局限于自身系统内部,是一个封闭的子系统。
城市内部运输工具统一组织管理的缺乏造成重复运输、单程运输,并引起交通混乱、车辆拥挤现象比较严重;迂回、倒流和交叉运输增加了流通环节,增大了物流费用,加剧了城市运输紧张度。
合作共享 竞争能力升级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港口码头、货运场站、货运公司、货主之间的信息共享,甚至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运输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将大大提高运输效率,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所长陆锡明表示,上海要发展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应构筑综合交通网络——以上海为轴心,融合水、陆、空等多种方式,辐射全中国乃至中亚腹地,加强与各种运输方式的一体化运作,特别是推进“水水中转”和“海铁联运”机制的实现。
同时,上海应建设兼容稳定的信息平台和一体化的现场监控指挥调度系统,以提高基于时间的竞争优势。信息平台必须和国际信息处理平台接轨兼容,与现代物流要求的特征相适应。现场监控指挥调度模型及系统的建立,充分估计运行中出现各种因素,如政治、经济、气候、交通等变化带来的运营风险,建立风险预警与防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