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STP概念的提出
MSTP概念最初出现在国内是在1999年10月北京国际通信展上,当时在以TDM业务为主的传输网中,出现了数据业务的传送要求,华为公司适时把握了网络的发展需求,提出了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的概念,并展出了相关设备,采用SDH平台来传送以太网和ATM业务,实现传输网的多业务承载和传送,提高城域传输网的可经营性,这个新的理念吸引了各运营商的眼光,成为当年北京国际通信展上光网络的最大亮点。
多业务传输设备是由传统SDH设备发展而来,传统的SDH设备只能支持电路交换和接入,数据业务的接入需要附加的设备。因此,增加了设备成本,提高了维护难度。
MSTP多业务光纤传输平台,大大简化了系统的构成,可以直接提供多种业务的接入,从而大大减少了维护费用。同时,也避免了设备相互之间的互通问题。
二、MSTP的发展历程
综观国内MSTP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雏形阶段(Original stage),出现在2000年前,在此阶段,SDH设备采用数量较少的通道对以太网业务实现透明传送,可以为运营商提供远程局域网互连,通常并不对外开展运营整体功能较弱;第二阶段是灵活阶段(Flexible stage),出现在2001年和2002年之间,在此阶段,SDH已经演化成为符合国标要求的MSTP,除以太网透传功能外,还能提供以太网L2交换以及ATM业务的接入和汇聚功能,设备功能焕然一新;第三阶段是动态阶段(Dynamic stage),出现在2002至2003年之间,在此阶段,RPR处理功能已经融入MSTP,可以实现以太网带宽的统计复用、公平的带宽分配、更加严格的CoS和QoS以及愈发安全的用户隔离功能;第四阶段是智能阶段(Intelligent stage),将在2004年后出现,即在SDH传送网的层面上,增加智能化的控制层面,从而快速响应业务层的带宽实时申请,并更多地采用交换式连接来建立SDH电路或波长通道,还能根据实际运营的需要随时拆除、更新或重建电路或通道,为带宽租用和光虚拟专网(O-VPN)等运营场合提供了智能化的策略。
目前MSTP主要处于第二代,部分厂家提供支持RPR功能支持数据业务的第三代产品。
三、MSTP系统的主要特色
1、 可以利用传统的网络体系,支持多种物理接口。由于靠近接入网的边缘,MSTP系统必须尽可能多地提供各种物理接口来满足不同终端接入用户的设备要求。在保证兼容基于传统SDH网业务的同时,能够提供多业务灵活接入可以大大减少现有SDH设备重新升级的成本,这对于运营商的设备升级低成本是很重要的。典型的接口有:电路交换接口(DS-1、DS-3)、光口(OC-3、OC-12)、AT Moc、以太网接口(10/100Base-T)、DSL和GE、FR、E1/T1等。
2、 简化网络结构,多协议处理支持。新构建的MSTP系统要实现数据业务的高效传输,必须尽可能地减少IP与Optical间的网络层次,而不是在SDH系统上另一层协议的叠加,通过增加可扩展的更细粒度业务交换控制模块,保证多种协议高效地复用传输,有效地利用光纤带宽。同时在MSTP系统中,接口与协议相分离,通过可编程ASIC芯片技术,可以实现对新业务的灵活支持,避免运营商对新业务的新设备投资。典型的多业务主要有:IP、ATM、SONET/SDH、Ethernet/FastEthernet/GigabitEthernet、TDM、FDDI、ESCON、FibreChannel。而且,随着新一代宽带接入设备的应用还将会出现许多新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