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实验或研究都少不了小鼠,全球每年光做实验就要用掉数千万只,观察小鼠细胞和生理变化更费时费力,台湾大学电机系教授李百祺团队所做的超音波显微影像系统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均高出临床系统数倍,省时省力,且不需解剖许多小鼠,目前正在整合系统中,2006年内将推出原型机。
小鼠在癌症研究、药物开发等生物科技领域中,动物实验在临床前 (pre-clinical)研究中不可或缺。使用先进影像技术来对实验动物做非侵入式的观察,可缩短研究时程,降低使用动物的数量,并提升相关研究的品质。
在各种实验动物中,小鼠体积小、饲养方便,最常被当作研究对象。统计显示每年全球因生物科技相关研究使用数千万只小鼠,每年更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由此 可见非侵入式的小动物影像确有必要性。但由于小动物体积与重量约只有人类的千分之一,小动物影像系统必须有较临床系统更优异十倍的分辨率与千倍的灵敏度,才能充分发挥影像功能,达到提升生物科技研究品质的目标,造福人类。
李百祺表示,假设实验需要一百只小老鼠,每周解剖十只来观察各期程的肿瘤变化情形,相当费时费力,若采用非侵入式的超音波显微影像系统,只要十只小老鼠便能一路观察各期程肿瘤的血管增生变化,还可以观察心脏的动态分析,省时省力,快速得到研究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