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手段而非目标
1999年,智能化住宅建设在全国形成高潮。在此期间,许多在建的住宅小区都打出了智能化的旗帜,许多制造商纷纷上马开发智能住宅与小区的相关产品,可以说,这股智能浪潮来势汹涌。
由于开发商、制造商、集成商都想分杯羹,一拥而上,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途径上去,致使同一产品同步生产的现象十分严重。
在首届中国房地产财富论坛会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林贤光教授发言指出,由于没有智能小区的一个大标准,加之对智能化的理解也很不一致,我国智能住宅市场亟待规范,林教授呼吁权威机构出面整顿。
智能化在住宅和小区中的市场位置只是提高和加强居住质量的一种手段。林贤光教授认为,在这一问题上不可本末倒置,错把智能化作为建设的目标。这样做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为了追求智能化而去搞智能化。目前,在我国智能住宅建设中存在着一种倾向,就是一切都朝着高档靠拢,设备系统不问实际需要,愈多愈好,愈先进愈好。而低标准的,适合一般平民百姓需求和承担得起的设备却无人开发。
不能只顾“建”不顾“管”
从生命周期来看,林教授认为,智能化设备系统不能只顾“建”,不顾“管”,应当前管策划,后管管理。可惜的是,“只顾建设,不顾管理”仍然是当前智能化建筑的一个通病。
事先未经周密策划,土建大局便已定妥;房子快完工了才找系统集成商做智能化系统。这种做法在多数工程中已是常例。土建工程中没有充分考虑智能化系统的运行要求,事后勉强屈就,自然会出现一系列不合理的浪费。甚至有的建筑在完工的情况下,为了增加“智能化”这个卖点,勉强凑上一些系统。
急需打破体制瓶颈
住宅与小区的智能化,在仅仅三四年间就在我国“遍地开花”,对当前甚为如火如荼的房地产事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应该说,是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就像一个新兴事物进入市场后得到普遍的青睐和认可一样。但从当前智能化住宅的发展状况来看,我们不难发现,智能化住宅的发展受到社会外围环境发展的制约。一方面是由于软件环境的制约,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智能系统技术本身业已是成熟和可靠的,但是,由于管理上囿于原有的体制,使得这种技术不能得到顺利的推广和投入应用。林贤光教授指出,因为某些方面还触及到某些行业主管方面的既得利益,也可以说某些领域的市场管理体制还存在垄断或者还未能向全社会开放的结果,致使某些成熟的或者是合理的技术得不到推广。这很遗憾!也许,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的全方位开放后这些矛盾会得到适当的解决。另一方面是属于社会资源的配套跟不上发展。
我国智能化小区和住宅的发展需要一个逐渐成长的过程,因为许多技术在进入我们生活的时候,都有一个培育、酝酿的步骤,况且还有一个周围配套的问题。
住宅与小区智能化的曙光业已出现,更加美好和光芒四射的艳阳天还在后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希望我国的智能住宅与小区建设的步伐走得健康一些,跨度可以大,但步子一定要稳。
背景资料:
建设部科技委智能建筑技术开发推广中心最近发布报告称,我国智能建筑市场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据统计,目前智能建筑的投资约占建筑总投资的5%至8%,有的可达10%。其中,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投资平均为每平方米60元左右。报告预测,“十五”期间,全国城乡住宅累计竣工面积将达57亿平方米,如按城镇住宅竣工计划的半数实现智能化计算,“十五”期间用于智能化系统的投资就达810亿元。作为智能建筑市场主力的智能住宅小区的发展前景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