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物流综合信息平台的研究开发及互联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应用示范”在北京召开课题验收会。专家组在认真听取了课题组的工作汇报和提问与答辩后,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大平台 打基础
该课题在前期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国家、行业、区域和企业公共物流信息服务的应用需求为中心,最终达到提高物流基础信息资源管理的社会性、集约性、协同性和有效性的目的。该课题的研究与开发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应用基础研究阶段、软件开发阶段、应用示范阶段。将课题配套实施,分解成三个专题:物流综合信息平台及互联技术的研究、物流综合信息应用服务平台的开发、物流信息平台互联系统的开发及应用示范。
为了准确把握物流用户的实际需求,承担该课题研究的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物流工程研究中心项目组,对国内外各种类型的物流信息平台进行了研究分类,并对国内外多家保税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电子口岸、信息中心进行了实地调研,完成了物流综合信息平台的需求分析,提出了物流信息的分类、加工、传输及处理模式和物流信息分类标准体系,总结归纳出信息整合模式及所需的关键技术解决方案。从行业、区域、供应链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了物流信息的整合模式,重点研究了信息在供应链中的共享机制与策略,最终确定物流综合信息平台的整合模式,完成了平台总体结构和相应的功能模块设计。与此同时,他们结合政府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构建了物流信息数据仓库的开发模型,完成了物流决策支持系统相关模块的设计工作,并根据不同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特性,提出了物流信息平台的互联及运营模式。
物流综合信息平台及互联技术的研究成果应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相关研究成果将成为指导本课题其他专题开发与应用示范的理论基础,因此,相关研究对其后续应用及产业化意义重大。物流信息分类体系和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结构框架将是制定我国相关物流信息标准的主要依据。公共物流信息的整合模式及物流决策系统的研究,将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为企业的商务运作模式提供参考。物流信息平台间互联的集成模式,将解决不同区域间物流信息的共享机制问题,增加不同区域物流信息平台间的联系、合作与发展,促进我国大物流格局的形成,为国际间物流合作提供基础。
初试牛刀 效果明显
基于前期的相关研究成果,项目组开发了物流综合信息平台应用服务平台,先后在南京化工园和浙闽边贸物流中心投入使用,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性能良好,充分满足了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中心中小企业物流信息化的需求,平台的应用实施得到了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及企业的一致好评。物流综合服务平台的应用对于整合区域内的物流资源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改善了示范点内物流供应链的管理,基于平台的企业能够计划、协同参与物流各环节,满足了中小企业诸如物流计划、仓储管理、货物跟踪以及结算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同时,物流综合物流平台也改善了区域内物流环境,提高了区域内的综合竞争力,为区域、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珠三角区域进行物流信息平台互联应用示范,实现了多种业务的互联模式,满足了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在海关通关方面,由区间货物转移需转关的模式,改革成保税区之间的货物转移只向海关报备进出区清单即可,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通过平台互联将地区性信息系统的业务延伸到了更广泛的区域,增加了信息系统的覆盖率,同时也使物流的渠道更加通畅,对跨区域的货物跟踪,业务拓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对于内陆地区,物流的畅通带来了当地经济的繁荣,物流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为这些地区的贸易、物资流通带来了更大的便利性,降低了获取信息的成本和物流成本,间接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此外,平台的运用还为物流企业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信息传递通道,为政府提供了更加严密的监管手段,对政府监管、决策及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