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
机床工业发展的路子是跟着苏联、东欧的步子走的,当时他们的机床工业定位在军工,所以政府很支持。因此,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政府对机床工业也非常重视。
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数控机床的发展对中国震撼很大,尤其是1972年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的日本机床展览会,随之掀起了一波自发的数控机床热,因此说中国数控机床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日本影响的。日本机床工业的定位在于
汽车和模具,大型及超大型机床干不了,这是他们的致命弱点。同样步日本后尘的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也是这样。
80年代末,上海机床工具行业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进行了技术改造,共投资2.23亿元人民币,外汇1.23亿美元。该项目的定位是发展模具加工机床,现在十多年过去了,收效甚微,没有达到持续发展的目的,贷款大部分亦由政府埋单。
有人说,行业如何发展要看市场的需求,这话不假。但如果能提高到战略角度来认识,把国家的安全和企业愿景目标结合在一起,那么我们机床工业的定位不是更有意义了吗?大家知道,强国必先强军,强军必先强装备,强装备必先强机床。如果工作母机不强大,怎么能造出先进的军事装备呢?所以,将机床工业发展定位在国防、军工工业也理所当然。
机床工业定位在军事工业至少有三大好处。第一,使我们国防力量更加强大;第二,在满足军工装备的同时,可大大提升中国机床工业的技术能级;第三,可取得政府更多支持。
同时,将机床工业定位在国防军工也是形势的需要。2004年全球军费开支已突破10000亿美元,其中美国约占47%,达到4550亿美元。
再则,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在性能方面与先进国家有差距。这就与国家的先进制造业有关系,和我们机床工业有关系。
在我国的军工厂内,许多机床还不是数控的,这怎么能生产出先进的武器装备呢?故而军工企业大幅技改也是势在必行。
我们在思索中国机床工业定位时,必须将上述因素考虑进去。我个人认为中国机床工业应定位在为军工服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