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200512279473490188.jpg[/img]
李俭之:中国水泥协会高级顾问、原国家建材局副局长
虽说当前水泥产能过剩,但是对于水泥形势的总体评价应该是乐观的。
1.正是由于“产能过剩”才保证了市场供应。长期以来水泥供不应求的局面发生了变化,进入了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求进行选择产品的时期。
2.“产能过剩”对水泥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有利于企业、技术、产品结构的调整。“退出机制”要靠市场,湿法窑的退出不是质量问题,也不是环保问题。主要是成本高,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它首先就自动出局。不要去控制量,量是由市场决定的,政府可以提出一个预测数作为企业发展的参考,不要搞指令性目标控制。
3.大力发展新干,不能对新干比例只确定一个(统一)指标。不同时间、不同地区新干的比例应有所不同。应着力把水泥工业调整成节能、环保、遍在型的工业。不要用生产(工艺)方法来控制。要靠能耗、质量标准来控制,促进企业节能方面改进。在环保方面,水泥可以做到不出废渣,还能吃掉大量废渣。可通过制定粉尘排放量指标来控制企业的粉尘排放量;
4.产业结构应结合国情,要依据现阶段工业发展的水平来制定我们的产业结构调整应达到什么程度。而结构调整的目标是要达到以大企业为主,大中小相结合的水泥行业合理规模结构,这也是现阶段具有我国特色的结构调整思路,应该对此制定一个政策。这中间要重视用什么方式来让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这是必定会经历的历史发展过程。这就要研究为大、中、小企业匹配的技术结构,即以新干为主导,先进立窑为辅助的技术结构。前者适合大型企业,后者适合小型企业。我们对立窑企业应采取正面引导,区别对待的政策。现在的政策不能充分调动立窑企业自我提高的积极性。对于其中有市场,有技术实力的优势立窑企业可鼓励其向新干转轨。把立窑企业从政策上合理分化,只会更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在规划上还要关注新干的合理布局,也要顾及立窑的改革(发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