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随广州市人大代表视察广州急救医疗指挥中心时了解到,广州市将在现有的53辆一线救护车上安装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广州市卫生局也正在考虑建立一支稳定和相对独立的急救队伍,专门负责120出车任务。不过,广州急救医疗指挥中心现在只有8个座席应付每天3000多个求救电话,而照规定,按广州目前千万人口规模计算,至少需要20个座席,所以指挥中心也急需增加人员编制。
救护车安装GPS监控出车时间
广州急救医疗指挥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要求,医院接到120通知后,白天需要在5分钟内出动救护车,晚上需在10分钟内出动救护车。在救护车上安装GPS系统,就是为了监测各医院救护车是否真的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出动。
据了解,广州目前有53辆一线救护车,安装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300万资金已经到位。系统安装完毕后,120指挥中心大屏幕将会显示各救护车的实时位置,医院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出动救护车将一目了然。除此之外,在遇上塞车时,120指挥中心还可以通过全球定位系统为救护车提供最佳行车路线。
人大代表、一家三甲医院急诊科负责人说,在救护车上安装全球定位系统对医院会产生一定压力,因为今后医院不可能在出车时间上造假了,但这对医院也是一种保护,“当发生医疗纠纷时,全球定位系统能够提供我们及时出车的证据,这对医院是有利的”。
现有急救模式难为急救医生
针对广州目前的急救工作现状,7日有两位人大代表提出,《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是在1996年出台的,此条例所建立的急救模式有些方面已经难以适应现实情况。
他们指出,目前急救人员完全由医院的医生担当,大多数急诊医生不但要负责出车,还要负责前来医院就诊病人的治疗抢救工作,所以医生往往要面对出车救人还是留院救人的矛盾选择。两位代表介绍,上海、北京等地已经建立了专职的急救队伍,分布在各个医院,由政府发放工资,仅负责随救护车出动抢救,他们建议广州可以效仿这种模式。
广州市卫生局卢彦德副局长答复说,广州市不会完全采取京沪两地的急救医疗模式,但也计划在各个医院发展一支急救队伍,根据救护车每次出动需配备5人、工作人员需三班倒的要求,每支急救队由15-20人组成。这部分人员的工资会由政府支付部分补贴,但急救人员依然属于医院编制,专门负责救护车出车任务。
摘自慧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