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行业再一次试图展开自我救赎的行动。
9月26日,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小型电机分会在上海又一次召开了行业会议。与去年以提价为目的不同,今年的会议以应对欧盟两个指令为主题。
不同的主题使会议气氛迥然不同。
去年的价格会议在中小电机企业看来是在火烧眉毛的背景下召开的:原材料价格的不断攀升和销售价格的“居低不升”已经把他们的生存空间越挤越小。所以去年的会议场面极其火爆,因为“会议结果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发展甚至生存”。
而今年的会议现场明显轻松不少。欧盟指令的逐步实施似乎并没给电机企业老板带来多少烦恼。
然而,有专家提醒:欧盟指令以及更多的技术壁垒将是未来我国电机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如果处理不当,我国电机产品将有可能被排斥出之前已经进入的某些国外市场。那时,国内众多以出口为主的电机生产企业将难以生存。
在劫难逃
中小电机一直是我国主要的出口机电产品。据海关统计,我国交流电动机的出口额1999年超过2亿美元,2000年为32684万美元,2002年为47985万美元,2003年为
62401万美元,2004年为8.6亿美元。截止到今年8月底,我国的电动机出口比去年同期又增长了32%。
从数据中不难得出结论,近5年我国的交流电动机出口量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而且增长势头渐猛。
资料同时显示,欧洲、亚洲、北美洲是我国电机出口的主要地区。
这意味着欧盟颁布的绿色双指令将直接对我国的电机出口产生影响。
欧盟25国于今年8月13日正式实施《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EEE指令),2006年7月1日将实施《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指令)。两指令实施后,欧盟将按指令对出口欧盟地区的产品进行相关监测,不达标企业将面临被排斥出欧盟市场的威胁。
人们不免忧虑,欧盟指令对我国电机出口究竟有多大影响,我国近几年电机出口的增长势头是否会因为欧盟绿色指令甚至更多的环保指令嘎然而止?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郭丽平在会上指出:从RoHS指令和WEEE指令的文本中似乎看不出与中小电机的关系,因为指令规定的10大类产品不包括中小电机,6种有害物质也是针对10大类产品,也不包括中小电机。
但是,作为配套件,电机往往与整机一道出口,而欧盟指令覆盖的大型家用器具、小型家用器具、电气和电子工具、玩具、休闲和运动设备都有电机。而从电机产品供应链上游看,中小电机使用的原材料,尤其是绝缘材料,各类油漆等,都有欧盟指令限用的有毒有害物质。“电机不同程度的使用了6种有害物质,尤其是绝缘材料等,因此作为家电或电动工具的配套件,如果出口欧盟市场,必然与整机一道受两指令制约。”
WEEE指令已经实施,RoHS指令也将于明年实施,兵临城下,中国电机企业如何应对已迫在眉睫。然而,最大的隐患还不止这些。
今年8月份,我国生产的价值8000多万美元的电动工具由于没有通过PAHs测试在德国海关遭扣押事件在机电行业引起轩然大波。
相对于事件本身,人们更担心的是,除了电动工具,很多电器产品中都存在PAHs物质。德国很可能将来把设限的种类继续扩大。
另外,因为德国是欧盟核心成员国之一,因此其影响力很快就能波及到整个欧盟。同时,欧盟的技术标准大多出自德国,一旦新的PAHs标准确立,英、法,甚至美国都将跟进。
其实,无论如何担心,越来越多环保指令的出台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透露消息,欧盟目前正在拟稿《最终使用设备生态设备指令》,并准备修改《低压指令》和《电磁兼容指令》等。
可以预见,我国中小电机产品的出口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慌忙接招
业内人士坦言“我国是生产普通电机的第一大国,但出口的电机产品多是低端产品,面对国外的技术壁垒难有立竿见影的解决办法。” 有人预言: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企业今后一段时间内将拿出相当一部分精力用于应付由于技术壁垒引起的贸易摩擦。
因此,如何提高应诉能力成了短期内电机企业要破解的首个难题。
在会上,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主任孙广彬表示,从我国电动工具在德遭遇PAHs事件中得出经验:目前,我国国内缺乏德国认可的权威PAHs第三方检测机构信息,因此在近期的机电产品出口合同中双方要对检测方法和检测机构达成一致,以避免产品在发货后产生纠纷。
同时,记者了解到,我国新修订的《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将于2005年12月1日开始施行。
与原实施条例相比,新实施条例增加、完善了代理报检管理、验证管理、风险预警机制、检验内容、检验方式和对不合格进出口商品的处理、对高风险进出口商品的检验管理、对从事检验鉴定业务的检验机构的监督管理以及法律责任等规定。
除此之外,孙广彬还提醒电机企业要加大对相关法规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同时,密切跟踪国外技术壁垒动态,尽早防范。
同时,他又强调“要应对环保指令,寻找替代材料,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实现产品升级才是治本之策。”
旧病缠身
但产品升级对于中国市场的电机企业来说并非易事。
苏州巨峰绝缘材料有限公司一位参会人员介绍说:“其实我们企业能够生产符合欧盟指令的原材料,但对于中国的电机企业来说价格太高,根本承受不起。”
一家电机企业与会代表说:“长期的低利润使企业根本没有实力进行产品升级。”
由于我国出口电机多为低端产品,技术含量一直是我国企业的短板,但借助低成本优势,价格成了我国电机产品重要的竞争优势。
前几年,德国、意大利的品牌电机大约为我国出口电机价格的2~3倍,东欧等国的电机价格比我国电机价格高20%,然而,随着原材料涨价和能源紧缺,我国要维持价
格优势变得非常困难。要保住价格优势就要承受原材料上涨导致的利润空间减少,要保住利润就要冒着失去一部分市场的危险。
再加上今年人民币升值2%和电机产品出口退税从17%下降到13%,更是让本已十分艰难的电机企业打了个趔趄。
实际上,我国普通电机产品的利润率如果能达到5%到8%,已经算是很高了,而4%的出口退税率加上由于人民币汇率变化而损失的2%,相当于给企业增加了6%的成本,这让本已单薄的中小电机出口利润又瘦了一圈。
而电机行业的恶意压价又使得提价充满了风险。“在国际市场上,最大的不利就是国内企业竞争的无序,自己打压自己”,每一家电机企业都深有感触。
资料显示:新的《外贸法》去年7月1日施行后,我国外贸进出口经营权已全面放开。目前,国内生产电机的企业有1000多家,其中有二三百家企业有自营出口行为,
自然人也可以取得进出口经营权。竞争者增加,电机行业出口秩序更难协调。
低利润低价竞争、恶劣的行业环境对于电机企业来说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只是,在应对不断发展的国际市场提出的新的挑战时,这些老问题又成了国内电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
会议的发展似乎让人出乎意料,起初以应对欧盟指令为目的的行业会议最终又将焦点对准到“如何提高电机企业利润空间,统一提价”上。
会议最终达成协议:为了保证电机出口的利润,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考虑出台一个出口电机同行协议价,进行行业制度性约束。
统一提价似乎又成了解决当前电机企业困难甚至应对环保指令的首要步骤,只是,这与我国电机企业最终走向高端之路不知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