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鞍钢高炉群一排1号、4号、2号高炉相继“退役”后,本月底,一排高炉最东端的9号高炉也将结束使命,停炉停产。至此,走过80余年的旅程,见证鞍钢太多历史沉浮的一排四座高炉将全部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将是另一座2580立方米的现代化大型高炉。
鞍钢1号、2号、4号、9号高炉坐落于鞍钢高炉群的最北端,自西向东排列顺序为2号、1号、4号、9号,因为鞍钢高炉群的总体布局由北向南大体分三排分布,人们习惯上又将这四座高炉称为一排高炉。从最早开工建造的1号高炉举行奠基仪式之日算起,鞍钢一排高炉距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在80多年的历史长卷中,既有旧中国饱受日本帝国主义残暴殖民统治的辛酸记录,又有解放后鞍钢工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辉煌历程。昨日上午,记者走进了这四座老高炉的“故地”。看着留下“残骸”的1号、4号高炉,停炉的2号高炉和还在坚守岗位的9号高炉,思绪瞬间穿越了时空隧道,与这四位“功臣”一起回顾了这80多年的“光荣之旅”。
一排高炉的“变迁史”
鞍钢1号、2号、4号、9号高炉是日本帝国主义榨取中国人民血汗建造起来的。1919年4月29日,1号高炉正式点火生产,日本帝国主义对鞍山矿产资源的掠夺也由此开始。1921年12月16日,2号高炉点火生产。之后,1937年5月7日和1943年11月28日,4号、9号高炉相继建成投产。四座高炉均为料罐式高炉,总容积2944.85立方米,年设计生产能力235万吨。1945年,鞍钢高炉遭到严重破坏,一排高炉主要设备和机电器材几乎丧失殆尽,炉台野草丛生,高炉变成一片废墟。
鞍山解放后,党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把鞍钢的恢复与发展列在全国经济建设的首要地位,迅速恢复炼铁生产。一场声势浩大的献交器材、恢复生产运动开始了,仅半年时间,鞍钢就修复了2号高炉。1949年6月27日,2号高炉流出了解放后中国工人阶级第一炉“争气铁”,宣告了日本人“这里只能种高粱”的预言彻底破灭。同年9月7日,1号高炉恢复投产。1950年1月29日,4号高炉也恢复了生产,这是继鞍钢“七九”开工之后,又一重大胜利。此后,9号高炉于1956年7月19日恢复生产。“一五”期间,一排高炉全部恢复生产,总容积3142.96立方米,全部采用了当时较先进的自动化装料系统及完善的检测仪表等设备,为建国初期鞍钢炼铁生产迅猛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排高炉的“贡献史”
据了解,日伪时期,炼铁原料绝大多数采用天然块矿直接入炉冶炼,生产水平低,高炉时常崩料、悬料和结瘤,设备故障率居高不下。从1919年到1945年的26年间,生铁总产量仅为1200万吨。解放后,鞍钢广大炼铁工作者总结出很多具有鞍钢特色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的操作方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外炼铁史的奇迹,铸就了鞍钢炼铁技术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的辉煌。
刚刚恢复生产后,2号、4号高炉便在使用烧结矿的条件下,成功冶炼出低硅炼钢生铁,大大提高了炼钢生产能力,迈出提高炼铁生产的第一步。1956年,9号高炉首开在料罐式高炉采用高压技术冶炼的先河。当时在国际上,除苏、美两国外,日本和西欧国家此项技术还是空白。此项技术的成功推广和应用,使鞍钢高炉取得明显的增产效果。次年,鞍钢生铁产量达到337万吨,为解放前1942年最高年产量的2.6倍。1966年,鞍钢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迎来了第一个巅峰之年,各种技术参术遥遥领先于日本、苏联等国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近年来,一排高炉继续坚持探索中小高炉操作规律,不断挖掘内部潜力,努力降低生产消耗,为鞍钢建精品基地、创世界品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据统计,截至2005年,鞍钢一排高炉累计为国家生产合格生铁9500万吨。
新4号将取代一排高炉
这四座老高炉的“退役”,不仅是鞍钢技改的成功体现,也是一段历史的积淀,一份沉甸甸的收获,更是鞍钢新辉煌的起点。据了解,鞍钢近10年来,始终坚持“高起点、少投入、快产出、高效益”的技术改造方针,主体工艺技术装备和设备基本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技术改造获得了极大成功。现在,鞍钢将一排高炉全部停炉,标志鞍钢已完全具备了淘汰落后工艺设备的条件和时机。
在不影响生产和不耽误向居民输送生活用煤气和暖气的情况下,鞍钢对高炉的拆扒采取渐进程序。据悉,一排高炉全部拆扒停炉后,第二排和第三排的中小高炉也将被陆续淘汰。据悉,随着鞍钢改造东部、开发西部整体战略的推进,拥有鞍钢高炉群的鞍钢新钢炼铁总厂里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西部两座3200立方米的现代化高炉正在拔地而起。2006年,工艺落后的中型高炉将彻底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座3200立方米的现代大型高炉,到2007年,这里将成为拥有四座3200立方米和三座2580立方米高炉,年生产铁达1600万吨的世界级炼铁基地。而这不仅有利于鞍钢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企业,为鞍山的城市大气环保做贡献,更有助于鞍钢早日跻身世界5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