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新闻分析:建筑节能是关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举措(一)

新闻分析:建筑节能是关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举措(一)

发布时间:2005-10-10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建筑节能 战略性

导  读:

    一、实施建筑节能战略举措的现实条件 
  改革开放后,我国建设事业发展迅速,尤其是近年住房制度的改革极大地促进了住宅产业及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每年新建房屋17亿~18亿平方米(城镇居住建筑4亿~5亿平方米,公共建筑4亿~5亿平方米,乡村居住建筑7亿~8亿平方米),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约两个百分点,并极大地提高了城乡人民生活水平。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增长迅猛。建筑能耗指建筑使用能耗,包括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照明、炊事、家用电器等方面的能耗,其中采暖、空调能耗约占60%~70%。根据1998年估算的数据,中国建筑用商品能源消耗已占全国商品能源消费总量的27.6%,接近发达国家的30%~40%。由于保温隔热差,采暖系统效率低,我国单位面积采暖能耗是相同气候条件下世界平均值的三倍,一些严寒地区城镇建筑能耗已高达当地社会总能耗的一半左右。中部夏热冬冷地区(过渡地区)冬季电采暖夏季空调,以及南方夏热冬暖地区(炎热地区)夏季空调越来越普遍。我国2000年空调的产销量已达1300万台(其中300万台外销),造成夏季电力高峰时供电十分紧张。 

  目前,我国的能源形势是相当严峻的。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0%,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只占世界储量的11%、原油占2.4%、天然气仅占1.2%。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中国2000年的一次性能源产量为10.9亿吨标准煤,不到世界能源消费量的10%,而能源消费量为11.7亿吨标准煤(尚不包括农村非商品生活能源消费2亿吨标准煤)。人均能源消费量不到1吨标准煤,不足世界人均能源消费水平2.4吨标准煤的一半,仅为发达国家的1/5~1/10,但是建筑用能比例显著增加。所以降低建筑能耗,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惟一可行之路。目前建筑节能尚未成为开发商及居住者的自觉行动。尽管JGJ26-86颁布至今已有近15年,且每年在集中采暖地区要建成2亿~3亿平方米城镇居住建筑,然而至今仅有1.4亿平方米的居住建筑是按JGJ26-86及JGJ26-95规定建成的,要求与现实的反差十分突出。同时,集中采暖地区还有40亿平方米未按节能标准建成的城镇建筑,节能改造工作量十分艰巨。 

  建设行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建筑节能工作。2000年2月18日建设部76号部长令,对于促进、推动建筑节能工作有决定性的意义。建设行业“十五”规划中将建筑节能列为重要内容。目前,建设部正在为国务院起草“关于改革城镇供热体制、促进建筑节能和供热事业发展的通知”,计划停止集中采暖地区(严寒及寒冷地区)福利供热。这一重大举措与集中采暖地区每一个居民有着切身利益关系,必然会大大提高全民节能意识,极大地带动、促进供热及节能事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本项战略性举措的主要内容 

  (一)建筑节能的主要工作 

  1.从制度上改革单位统包的用热收费制度,停止福利供热,实行供热商品化,采暖福利货币化。这项工作需要由建设主管部门牵头,国务院有关部委参与制定相关规定。 

  2.从政策上继续发展和完善以集中供热为主导,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经济、安全、清洁、高效的城镇供热采暖系统。 

  3.从机制上加强供热企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培育和规范城镇供热市场,甚或直接引入外资进行小城市供热机制改革试点。 

  4.计划于2001年下半年停止福利供热并实行采暖货币化的工作应按程序推行。各级财政和单位原用于职工供热采暖的各种费用,要转化为职工购热专项补贴,直接向职工发放。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在于完善政策、做好宣传。 

  (二)建筑节能涉及的地域广,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 

  福利供热地域,即集中采暖地区(基本上为目前的严寒及寒冷地区),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0%,约有全国50%建筑面积处于该地区,包括360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改造和每年新增17亿~18亿平方米建筑。建筑节能涉及的人口则约占全国的一半。由于新、旧居住建筑节能效果不同会反映出采暖费用的差异,人民群众必然会十分关心建筑的保温问题,自觉地提高了节能意识。从住户去推动建筑节能是最根本和有效的。 

  (三)建筑节能所带动的产业面广 

  与房改一样,建筑节能的政策性更强,带动产业面较广,并能持久、大力促进建筑节能事业发展。随着福利供热的停止,马上涉及到每一个集中采暖地区居民的利益,从政策上要考虑好政府、单位以及个人的利益关系。由于建筑节能涉及多种设备,必然带动供热采暖及建筑节能产业发展。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mqc7.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新闻分析:建筑节能是关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举措(二)

下一篇:高新石化自动化检测仪器:MFA-450型红外测油仪(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建筑节能 战略性
  • 十三五助推山东省加快发展数控装备,建筑节能一体化与可视化工厂并行

    山东省在建筑领域大力推进建筑装装备的数控改造提升,并积极定制节能率高达75%的行业指导规范,紧跟北京建筑节能一体化与节能公布的标准。大力推进节能技术、数控装备的应用,及时推广到一线工地。

  • 建筑节能2015年计划节约1.16亿吨标准煤

    《“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里面明确提出,到2015年要节能1.16亿吨标准煤,相对“十一五”增加16%,按照每吨标煤700元计算,建筑节能计划节省800亿元以上。

  • 中国建筑节能之路需走出自己的模式

    建筑节能目前有两种路径可走,一是“与国际接轨”,即高标准、高舒适,然后通过太阳能和高技术实现“零能耗”,这是西方国家的主要节能途径。另外一种路径则是继承传统,坚持绿色使用模式,在目前用能水平条件下通过技术创新来全面提高建筑的服务水平。

  • 楼宇经济vs建筑节能:自动化产业将兴起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我国用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楼宇经济各方投资有望达到5000亿,而作为智慧城市的基本单元,智慧社区建筑节能的发展前景也不容小觑;在社区智能化的过程中,除综合布线、社区安防等主导性要素外,“楼宇自控”这一专有名词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 喷涂聚氨酯泡沫塑料市场需求巨大

    目前建筑节能已成为我国十分重视的大事,中央领导多次强调:要充分重视节约能源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切实做到从节约资源中。

  • 绿色建筑是我国未来发展趋势

    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其中包括开展绿色建筑行动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

  • 挖掘建筑节能潜力 助力节能增效

    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国家坚强型智能电网建设的全面开展对“配、用电”环节的智能化、高效节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合理满足“三个需要” 专注提高核心技术

    智能仪表是楼宇能源管理系统的数据信息源头和节能降耗的控制终端,是实现建筑节能的关键设备之一

  • 七大产业入围战略性新兴产业 谁是领军者?

      据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七大产业。这些产业中谁将成为新兴产业的领军者呢?多位接受采访的专家学者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新能源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尤其巨大,而物联网作为“十一五”规划未列名的黑马产业也备受瞩目。    &

  • 新闻分析:建筑节能是关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举措(二)

      三、本项战略性举措的重大影响    (一)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建筑节能将会带动的产业有供热采暖室温调节控制的设备,进而供热系统的配套控制系统、散热器、管网,以至于热源的全面技术创新;再进而推动北方采暖地区围护结构保温产品产业及技术进步;还会带动建材产业的发展。粗略估计,5~10年由建

  • 建筑节能是关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举措(下)

        本项战略性举措的重大影响    (一)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建筑节能将会带动的产业有供热采暖室温调节控制的设备,进而供热系统的配套控制系统、散热器、管网,以至于热源的全面技术创新;再进而推动北方采暖地区围护结构保温产品产业及技术进步;还会带动建材产业的发展。粗略估

  • 建筑节能是关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举措(上)

        实施建筑节能战略举措的现实条件    改革开放后,我国建设事业发展迅速,尤其是近年住房制度的改革极大地促进了住宅产业及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每年新建房屋17亿~18亿平方米(城镇居住建筑4亿~5亿平方米,公共建筑4亿~5亿平方米,乡村居住建筑7亿~8亿平方米),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约两个

  • 创新与保护是谋求长远发展的关键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中国要实现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飞跃,一定要有自主创新能力,保护知识产权是提高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这是我国谋求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两大关键要素。开展“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就是要在全国进一步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同时要让全社会和全世界知道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